游客
题文

2014年11月17日,中美两国发表《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国首次明确节能减排时间表,中国经济必须加快转方式、调结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图1:2010-2013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

图2:2013年中国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

注:化石能源指由古动物、植物遗体变化形成的能源,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等。非化石能源,则指风能、水能、太阳能、核能等。中国承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材料二:为加快节能减排,M市进行一揽子政策创新,主要有: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提高高技术产业的比重;放宽治污行业市场准入,积极引导民营资本进入治污行业;加快园区生态化改造,构建跨产业生态链,推进行业间废物循环;简政放权,取消和减少行政审批,放宽治污行业市场准入,努力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监督有力的治污体制。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M市一揽子政策创新的意义。
材料三:为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各级政府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节能减排政策通过媒体向全社会公布,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反映群众的合理诉求,求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设立节能减排热线电话并对社会公布,对反映的失职渎职问题一查到底。
(3)结合材料三,分析政府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做法是如何推动政府与公民良性互动的。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生态文明建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选举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l953年制定第一部选举法时,我国的城镇人口比重只有13.26%.考虑到我国当时工人阶级主要集中在城市的具体情况,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各省按每80万人选代表1人,直辖市和人口在50万以上的省
辖市按每l0万人选代表1人。
材料二:改革开放后,我国城乡人口结构比例发生了较大变化。与此同时,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不断巩固和扩大,各级人大选举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的要求,2010年3月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选举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选举法的适时修改完善,对人们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有什么启示?

2009年8月至10月,公安部、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工信部等九部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打击整治网络淫秽色情专项行动。这次专项行动将深入整治与网络淫秽色情利益链有关的网络接入服务商、网络广告商和第三方支付企业,切断网络淫秽色情违法犯罪活动利益链,进一步压缩淫秽色情等违法有害信息的传播空间,净化网络环境。
继打击整治网络淫秽色情专项行动3个多月之后,11月24日,公安部再次部署在全国展开新一轮打击整治淫秽色情手机网站专项行动,吹响手机"扫黄"集结号。连日来,一大批传播色情低俗内容的网站受到查处,被依法关闭。
结合上述材料,试从《文化生活》角度来说明整治网络专项行动对社会的意义。

材料一:据统计,在全球最大的300家传媒企业中,144家是美国企业,80家是欧洲企业,49家是日本企业;美国及其他西方发达国家控制了全球媒体的90%。许多国家的电视节目中,美国节目占到60%一70%,有的占到80%以上。而在美国,外国节目仅占1%一2%。美国电影的总产量仅占世界电影产量的6%,而在世界电影市场的总体占有率达到80%。
材料二: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培育民族精神。美国以强化"美国精神"为公民教育的重点;俄罗斯近年先后制定了对全民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大纲和法案,力求重振民族精神;韩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以政府为主导,推崇"身土不二",培育"韩国精神"。
材料三: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根据上述材料,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材料二和材料三共同说明了什么?
(2)当前我们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有什么重要意义?
(3)材料一和材料二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网络文化的影响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一部分青少年,特别是中学生沉溺于网吧、手机短信和手机上网而不能自拔,甚至一些不健康的网站严重影响了部分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某校高三(1)班也有个别同学沉溺上网,在此背景下,该班组织了一次关于网络影响和治理的主题班会。以下是几位同学的发言:
同学甲:网络高效便捷地传递信息,拉近了我们与世界的距离,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只要我们做到理智上网,网络会成为我们学习知识,了解世界的好帮手。
同学乙:网络信息五花八门,不健康、不文明信息层出不穷,色情、暴力信息屡禁不止。上网者多为青少年学生,对学生的影响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应坚决全部取缔。
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上述同学的发言,分析网络文化对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影响。
(2)在主题班会上,全班同学达成"争做文明上网者"的共识,并就如何文明上网交流发言,请写出你的发言提纲。(至少3条)

材料五:繁荣发展民族文化,保护传承民族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家园,是参加“两会”的代表们的共同心愿。有的代表委员指出: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要支持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创新,鼓励各民族加强文化交流。有的代表委员指出: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既要保护文化多样性,同时也要增强文化的共同性。有的代表委员指出: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要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材料六:那达慕在蒙古语中是“娱乐、聚会”的意思。自从1990年内蒙古首届旅游
那达慕在格根塔拉草原举行后,每年一届的全区旅游那达慕逐渐成为内蒙古旅游节庆活
动的知名品牌,每年都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赏、参与。
(6)结合材料五,谈谈在保护与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上应该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哪些观点?

(7)来到风光旖旎、文化淳厚、民族风情和宗教文化独特的内蒙古大草原,假如你是导游,运用政治常识的相关知识,你准备提醒游客注意哪些方面的内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