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太阳活动是指

A.太阳大气经常发生大规模的运动 B.黑子和耀斑
C.太阳内部经常发生大规模的运动 D.黑子和耀斑增多时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中国、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日本五国某种农作物的栽培面积和生产量表,回答49~50题。

国家
栽培面积(km2)
产量(t /年)
中国
1 340
591
印度
408
686
斯里兰卡
222
207
印度尼西亚
90
135
日本
59
90
世界合计
2 673
2 475

该种农作物是

A.咖啡 B.甘蔗 C.茶叶 D.可可

上题所选农作物的生活习性(或分布特征)是

A.需水肥、热量很大
B.耐盐碱、干旱环境
C.多分布于中低山、丘陵山麓排水较好的地区
D.需充足的热量和静风环境

依据下图提供的信息,(图中圆圈大小表示贸易总额多少,白色部分表示出口,黑色部分表示进口)。回答47~48题。

下列关于甲、乙、丙三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国的贸易进出口构成均为进口大于出口
B.三国出口产品都以农副产品为主
C.甲、丙间贸易额大于甲、乙间贸易额
D.甲、乙、丙三国之间都有陆地部分相连

甲、乙、丙三国,图中所示区域地理特征相似的是

A.粮食作物都以水稻为主[来源]
B.均有本国最大的工业基地
C.均为雨热同期
D.都有本国最大的港口

20世纪60年代,我国西部某平原地区在各集镇形成周期性集市。农历每月内,集市逢一、四、七在①地,其余各天分别在周围六个集镇,如右图2所示(初一、十一、廿一为逢一,其余类推)。回答

①地不能每日都成为集市的根本原因是

A.供交换的商品种类太少
B.为方便各地居民的日常胜过
C.各集镇之间交通不便
D.当地居民的购买力不足

读“某地区略图”,回答22―24题。

该地区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A.气候 B.军事 C.地形 D.水源

该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带来的生态问题是
①坡地开荒导致水蚀严重
②过度开垦导致土地荒漠化
③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
④农业结构调整导致酸雨增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红色产业”是该地区红色农产品及其加工产业的统称,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其中番茄酱是重要出口创汇产品。该地区番茄色红、质优的重要自然原因是
①科技创新培育优质品种
②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
③水源充足,黑土肥沃
④昼夜温差大,养分积累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新疆的哈蜜瓜特别甜,而同一品种在北京采用大棚种植则甜度下降,这是因为大棚种植:

A.温度偏低 B.水分偏少
C.温差减少 D.光照减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