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家兔耳形有尖状、圆状和扇状三种类型,该性状与性别无关(若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为探明耳形的遗传特点,科研人员做了相关杂交实验,并对子代耳形进行了调查与统计分析,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一:扇状×扇状→F1全为扇状
实验二:圆状×圆状→F1中圆状︰扇状=3︰1
实验三:尖状×扇状→F1中尖状︰圆状︰扇状=1︰2︰1
实验四:尖状×尖状→F1中尖状︰圆状︰扇状=9︰6︰1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家兔的耳形受      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           定律。
(2)实验二中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有                         
(3)让实验三F1中圆状耳不同基因型之间相互交配,F2中表现为尖状耳的有150只,那么表现为圆状耳的个体理论有          只。
(4)实验四F1中基因型与亲本不同的有               种。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回答:

(1)写出图中含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分析A→E和D→B过程中碳流动形式的不同点
(3)若生产者有10000kg,按能量最大传递效率计算,位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可增重
kg。
(4)人类大量开采并燃烧由古代动植物遗体变成的煤和石油,使地层中经过千百万年积存的碳元素在短期内释放,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5)上图可知,减缓二氧化碳增多的关键的措施是:第一;第二

请回答关于种内与种间关系的有关问题:
(1)研究人员将S1与S2两个种群放在一起培养,在环境温度为T1和T2条件下,测得种群数量变化如图甲和图乙所示。

①S1种群与S2种群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环境温度是不稳定的,在一定频率下发生T1、T2的交替变化,S1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如丙图所示,请在丙图中画出S2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
(2)科研人员对海洋某种食用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①在______点时,种群数量的净增长量最大,在______点时,表示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
②该图所示原理在海洋生物捕捞中的指导意义是:________

如图所示,为农民采用的笼养蝇蛆法而形成的食物网。(说明:鸡粪中含有较多的营养物质未被消化,因此可再添其它饲料养猪,以生态学的角度看,这是一个理想的生态系统)按图回答:

(1)该生态系统的作用非常突出。
(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3)猪粪经过____________的作用,可被农作物再利用;猪粪中的氨经过_____________(生物)硝化作用,形成NO3-和 NO2-被农作物吸收。
(4在该生态系统内,物质经多次重复利用,提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生态系统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建立。

豚草是原产自北美的植物,其花粉是北京地区主要的过敏原。下图甲表示我国北安河地区路旁的一片闲散地,课外小组的同学对此地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连续进行了五年的调查,结果如表所示(单位:株/m2)。

(1)采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取样的关键除应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注意__________;种群密度的计算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很显然,豚草与表中所列本地植物呈_______关系,调查结果表明,豚草具有生存优势。
(3)请在坐标图乙中绘出豚草和灰绿藜种群密度的变化曲线。

下图所示是一个遗传病的系谱(设该病受一对基因控制,A是显性,a是隐性),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遗传病是由(显性、隐性)基因控制的。
(2) Ⅲ10可能的基因型是,她是致病基因携带者的可能性为
(3) 如果Ⅱ5与Ⅱ6再生一个小孩,是患病男孩的可能性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