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4年10月17日,全国社会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强调,我国将每年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他在首个“扶贫日”作出重要批示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全党全社会继续共同努力形成扶贫开发工作强大合力。
材料二:2015年1月12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座谈会,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进行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做县委书记就要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焦裕禄同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1)阅读材料一之后,有同学认为:党和国家只要做好扶贫工作就能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了。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2)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们学习了以上两则材料后一致认为,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政党,我们要坚决拥护党的正确领导。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为什么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呢?
中共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1)材料说明我们必须实施什么战略?为什么要实施这一战略?
(2)你认为怎样做才能建设好“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从国家和青少年两个角度回答)
材料一:近年来,国际上提出了“循环经济”的新概念,循环经济倡导的是建立在生活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发展模式。上海宝钢通过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和强化管理,使水的重复利用率达98%。
材料二:“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太湖水的美丽早已深入人心,但2007年5月太湖蓝藻集中暴发使它的形象大打折扣。太湖不少区域的水面漂着一层绿膜,最厚的地方像覆盖了一层绿油漆。蓝藻的大规模暴发导致无锡城区出现了大范围的自来水发臭现象,给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
请结合材料回答:
(1)“循环经济”体现了怎样的发展战略?为什么要实施这一战略?
(2)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是否贯彻了“节约资源”的理念,请举两个事例。
(3)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在现代化建设中保护环境有什么意义?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如香港、澳门回归祖国,青藏铁路建成通车,“神舟”七号发射成功,成功举办奥运会,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但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突出的问题,如住房难、上学难、看病难……
(1)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说明了什么?
(2)请说说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原因。
(3)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上述问题反映了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4)面对主要矛盾,我们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材料一:2012年12月4日是我国第12个全国法制宣传日,隆重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其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服务科学发展”。
材料二: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表示,当前“网络反腐”、“微博反腐”对于反腐倡廉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据有关调查统计,69%的网友认同“网络问政”,认为这种平等、互动、快捷的交流方式已成为百姓反映民意的有效方式。网民以留言、跟帖、博客、微博等方式参政议政,“网络问政”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新亮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表明我国正在实施什么基本方略?其含义和基本要求是什么?
(2)现在百姓参政议政、反映民意的渠道越来越多了,你知道这是国家在保障我们哪一项政治权利吗?除了在网上留言外,公民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行使这一权利?网民参与政治生活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中共十八大之后,中国“网络反腐”多处开花,十多名被查官员中超过半数与网络举报有关。但也有利用网络散布不实信息,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辽宁省人大常委会于2013年9月27日审议通过的《辽宁省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条例(修订)》,首次作出这样的立法规定:利用信息系统制作、复制、发布、传播谣言等,将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给予6个月停止联网、停机整顿处罚……。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公民通过“网络反腐”是在行使哪一种政治权利?
(2)公民行使民主政治权利时应注意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