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强烈反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示意图

材料二 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摘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在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杨洁篪表示,古代的丝绸之路是商贸之路,而今天的丝绸之路则把经贸合作放在重要位置。中国将与沿线国家对接发展战略……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
——摘自新华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可知,汉代丝绸最远可以运到A国,写出该国的名称。
(2)材料二体现了丝绸之路的双向交流,其中佛教传入我国是在何时?改进造纸术,促进文化传播的关键人物是谁?
(3)夏华同学一家暑假将赴丝绸之路范围内旅游,请你推荐两处历史人文景观,并说明推荐理由。(陕西和甘肃段各推荐一处)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地位?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现实价值?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制度创新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 商鞅语
材料二:北魏孝文帝说:“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材料三:由全体男性公民参加的公民大会,每隔10天召开一次,投票决定国家的内政、外交等大事,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在休会期间,从公民中抽签选出500人,组成“五百人议事会”,负责处理城邦的日常事务。
材料四:秦始皇和汉武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1)结合所学知识,商鞅在政治方面“便国不法古”的重大措施中得罪地主阶级的是什么措施?北魏孝文帝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政治家所进行的改革有什么特征?他们的改革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三反映了哪个国家的什么制度?
(3)材料四中的两位杰出人物在建立和完善中央集权制度上进行了哪些创新?
(4)今天的浙江省中“省”来历与哪个朝代形成的行省制度相关?

【开放交流能互补】文化的传播、沟通、交流,是人类文明绵延不绝、不断进步的重要条件。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汉代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哪一历史人物贡献密不可分?元朝时有一位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经过此路线来到中国,他是谁?
(2)汉朝时,通过丝绸之路,世界三大宗教中的哪一宗教开始传入中国?这一宗教在传播的时候,不同的国家宗教建筑有不同的风格,说明了什么?
(3)人口移民也是文明传播的重要途径,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北方人民南迁,带来什么重大影响?
(4)比较隋朝大运河和丝绸之路,你认为在传播文明方面它们有什么不同?

读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世界文明发源地分布图,回答问题。(每一个空格1分,共11分)

(1)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中,C为___________流域,D为___________流域下游和三角洲。
(2)从文明起源看,E地为文明,也是文明之源。

(3)图中文化源地最初都获得最大突破的方面是__________(序号)。
①农业②商业③交通运输业④ 工业
(4)以下文明成就所对应的文化源地正确的是__________(序号)。
①A——太阴历②B——字母文字③C——青铜器④D——金字塔
(5)以文字要素为例,创造楔形文字的是________(字母), 甲骨文的是________(字母)。
(6)法显去天竺,天竺即图中________(字母)位置,是为获得教的经典。这一宗教最主要的教义是宣扬“

科举制是选拔官吏的制度,在我国历史上存在了一千多年。请回答:
(1)科举制开始于什么朝代?基本特征是什么?
(2)与魏晋南北朝时期根据门第高低选拔官员的“九品中正制”比,科举制有何优点?
(3)到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题目选自什么?
(4)为什么明清以后,科举制度受到人们的猛烈抨击?

阅读下列史料:(改编)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少)所参决。……外设都、布、按三司,分隶兵刑钱谷,其考核则听于府部。
──引自某史书《职官志》
请回答:
(1)这是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文中的“帝”指谁?
(2)材料中的“帝方自操威柄”是什么意思?
(3)上述史料所说的机构变化起了什么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