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六朝古都”之称,在近代发生过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看下面的图并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在南京签订的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名称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该条约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
(2)图一是小华同学去南京某纪念馆参观时拍下的一张照片,请根据这张照片看出该馆是为纪念什么事件而修建的?
(3)请写出近代在南京建立的政权名称(至少2个,2分)
(4)图二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总统府时的欢庆场面。请回想,这一场面的出现与哪一次著名战役有关?
自古以来,民生问题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繁荣及政权的稳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更是将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的民本思想】
材料一孔子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做君王的还有什么不满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
孔子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请根据材料概括其思想主张是什么?
材料二唐太宗说:“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睱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唐太宗是实践孔孟治国思想的典范,据材料概括唐太宗的统治政策。继武则天后,哪位皇帝在位时唐朝步入鼎盛时期?(2分)
【近代的民生探索】
材料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你认为材料三中最能体现民生思想的内容是什么?
【现代的民生实践】
材料四罗斯福要求资本家们遵守“公平竞争”的规则,订出各企业生产的规模、价格、销售范围;给工人们订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规定。……在全国范围内兴建了18万个小型工程项目,包括校舍、桥梁、堤坎、下水道系统及邮局和行政机关等公共建筑物,先后吸引了 400 万人工作,为广大非熟练失业工人找到了用武之地。
(4)罗斯福政府为促使企业“公平竞争”制定了哪一法律文件?材料中政府“全国范围内兴建了18万个小型工程项目”的目的何在?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和开拓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
下问题。
【探究一制度篇】统治阶级为加强统治,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
⑴秦朝、元朝在地方上各实行的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分)
⑵美国《大美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材料中所说的“考试制度”是什么?(1分)
【探究二文化篇】“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⑶汉字是公认的人类历史上形态最美、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下图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它被称为什么?
⑷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是词,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词人,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请举出宋词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一个即可)
【探究三科技篇】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⑸列举宋朝“已呈巅峰状态”的科技成就一例。
【探究四交往篇】“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⑹列举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史实两例。
自2011年2月以来,利比亚爆发的骚乱及流血事件不断升级;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在利比亚设禁飞区;3月19日,多国部队开始打击利比亚,军事干预正式拉开。
(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什么?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是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2)冷战结束后,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正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什么?
(3)针对当前国际局势,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技术人才。
材料二: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材料三: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哪个时期的基本任务?
(2)材料二是哪一年哪次会议上制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它的意义是什么?
(3)材料三是1958年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对这一总路线你是怎样认识的?此总路线制定后,中共在实践中发动了哪两大运动?
(4)三则材料可以给我们得出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请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1是《人民日报》上刊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是什么时候颁布的?它有哪些规定?
(2)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一直到什么时间,我国大陆除部分少数民族外,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1分请谈谈土地改革的意义。
(3)仔细观察图2,它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上两个重大历史事件有什么共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