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满地红;井冈山上朱毛红,创建四军建奇功。”
——引自红军一段歌谣
材料二:我跟蒋先生(指蒋介石)的冲突,就是他是要“安内攘外”,我是要“攘外安内”。
——《张学良口述历史》
材料三: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材料四:“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引导着中国走向光明…‥”在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中,我们更加深切缅怀近代以来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而顽强奋斗的所有先驱,他们为祖国和民族建立的丰功伟绩永垂史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这段歌谣涉及到哪三个重要历史事件?
(2)为了实现材料一中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张学良等采取了什么行动?
(3)材料三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是指解放战争时期哪次重要战役?
(4)材料四中中国共产党在何地诞生?到今年,她走过多少年的光辉历程?(2分)
(5)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风风雨雨,你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6)列举近代以来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而牺牲或作出杰出贡献的四位先驱。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西部大开发战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29年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下面是一组反映美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危机之后一段历史的图片,请认真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二战前
二战中
二战后

田纳西水利工程中水坝

美国在长崎投原子弹

美国学生使用计算机

军国主义化的日本少年

日本偷袭珍珠港图

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图

(1)为摆脱经济危机,美国和日本分别采取了什么对策?
(2)分别说出“日本偷袭珍珠港”和“美国在长崎投原子弹”的影响(作用)?
(3)“美国学生使用计算机”说明战后90年代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其特征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你从美国和日本这段历史中得到哪些启示?(从两国摆脱危机对策、二战中结果和战后经济发展原因等,任选两方面谈)

经济政策的调整应该因势而谋,顺势而为。
材料一 下图 英国就业人口比重

材料二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党纲里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基本任务,——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战线上遭到了严重失败
——《列宁全集》33卷
材料三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种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只是因为常规疗法再也不能奏效,他才试用了试验性疗法。
——(美)内森米勒《罗斯福正传》
材料四 见下图

(1)材料一中英国就业人口比重的变化的趋势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变化的主要原因。
(2)面对材料二中的“严重失败”,列宁作了怎样的政策调整?
(3)材料三罗斯福的“试验性疗法”有何特点?他采取了什么措施让人民不再恐惧失业?
(4)材料四图一和图二所示的工业化模式有什么共同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德意志放弃它在东非的要求……承认英国保卫桑给巴尔……英国海利哥兰岛给德意志……德意志应对大英帝国在非洲的反法政策,在亚洲的反俄政策给予帮助。”
——1890年7月1日英德关于殖民地的协定
材料三 我们必须用尽一切力量,努力争取适合我们情况的政治权威。如果我们继续只是欧洲大陆强国,并偎依英国的恩惠而求得一些殖民地的话,我们将限在1866年的政治卑微地位。
——1911年4月本哈第将军《我们的前途》
材料四 德国要求法兰西共和国把广大地区让出。法国放弃它在那块土地邻近区域享有的权利,而由德国控制这一区域,这将会使英国的北非和南非分离开来。德国当政人士必须明白:任何一个英国政府也不会容许在分配非洲政权上有这样大的变更。
——1911年7月14日《泰晤士报》
(1)图一反应了一战前,欧洲哪两大军事集团的对抗?据图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对抗的根本原因是?
(2)从材料二到材料四,英国对德政策和对法政策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
(3)依据材料三,用所学知识指出,为改变“卑微地位”德国提出了怎样的要求?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

阅读材料:材料一:下列是一组在世界现代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国际会议图片。

材料二:下列各图反映了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基本趋势。

(1)根据材料一图1和图2,帝国主义列强建立的“新秩序”是什么?图3表明英法等国对法西斯国家推行的政策是什么?图4决定成立的国际组织是什么?
(2)材料二图1反映的是什么事件?图2和图3分别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和经济怎样的发展趋势?
(3)结合材料二图2、图3、图4,你认为中国将如何应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

问答题:某校九年级开展了一次主题活动课,分组探寻英国、美国的近代崛起历程。
A组同学探寻英国崛起历程:英国在世界近代历史上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它是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在17-19世纪时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当时的英国曾经号称“日不落帝国”和“世界工厂”。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17-19世纪的时候,英国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试从政治、经济两个角度分析原因。
(2)思想文化在大国崛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英国首相丘吉尔有这样一句名言: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列举一部莎士比亚的作品。
B组同学探寻美国崛起历程:美国这个国家虽然只有200多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崛起的罕见奇迹:经过100余年的时间,美国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大国我们形象地称之为“从蚂蚁到大象”。
(3)请为18-19世纪美国从蚂蚁到大象的转变中的论点提供史实证明

论点
史实(各一例)
争取民族解放
A
领先科技发展
B


(4) 英美两国都是通过法律文献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请分别列举这两部法律文献。
(5)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英国、美国的成功给我们哪些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