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雨果的一七九三年》根据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英国历史学家卡莱尔曾经说过一句话“历史都是假的,除了人名地名;小说都是真的,除了人名地名。”因为真实的历史往往被人为地遮掩粉饰而变得虚假。虚构的小说却揭示了深刻的社会现实而还原了历史的本真。法国文学家雨果创作的《九三年》正是一部基于现实而创作的小说。 1793年,当时面对国外反法同盟的进攻和国内保皇党人的叛乱,法国人民进行了捍卫革命成果的斗争。这时,潜回国内的保皇党叛军头目是朗德纳克侯爵,而对手恰恰是他的侄孙,早已投身革命,成为年轻有为,战功卓著的共和军司令郭文。
战争是残酷的!共和军斗志昂扬,势如破竹,叛军节节败退,退入一座古堡。双方只隔着一道石桥。为了阻止共和军的进攻,叛军将抓获的三个农民的孩子作为人质锁在桥头堡中,内置柴草、柏油并用硫磺线与古堡相连,铁门的钥匙就掌握在朗德纳克手中。共和军攻进了古堡,临逃的敌人点燃了导火索。孩子们危在旦夕,共和军没有钥匙无法营救。千钧一发之际,已经从暗门逃脱的朗德纳克听见了呼救声,他毅然走向古堡。三个孩子得救了,朗德纳克束手就擒。如何处置这个曾经杀人如麻的叛军首领,共和军的政治委员西穆尔登,这是郭文的恩师,又是一个铁面无私的革命者,他连夜召开军事法庭,判处朗德纳克死刑,并定于第二天早上行刑。可是,第二天监狱门打开,里面坐着的却是共和军的司令郭文。朗德纳克被他放走了,释放侯爵的理由并非他们之间的亲情,而是郭文认为,朗德纳克以自己的生命换取了三个无辜孩子的生命,这足以成为赦免他的理由。因为“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着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郭文用自己的生命为自己的“叛逆”负责。坚持原则的西穆尔登不能原谅郭文的罪行,按照革命法律,他亲自判处郭文死刑,尽管他一直把这个年轻人当亲儿子看待。然而就在郭文被执行绞刑的头颅咣当落地时,人们听到一声枪响。西穆尔登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开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综合摘录侯会著《道德准则》(《今晚报》2011.11.7)
请回答:
(1)阅读材料,联系所学知识,请说明雨果《九三年》这部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
(2)阅读下划线部分,联系所学知识,请列举出这场革命有哪些“人道主义”成果。
(3)阅读材料后,请你分享你的感悟。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拿破仑法典》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材料二: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变法。
——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材料表明商鞅的什么精神?
(2)根据材料一这一思想,商鞅采取了什么具体措施?具体内容是什么?
(3)商鞅变法有什么重大意义?
(4)商鞅变法给我们留下什么启示?

识图题。

(1)战国七雄是指:1. 2. 3. 4. 5. 6. 魏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这是哪个组织的政治纲领?该组织的目标是什么?
(2)这个组织的性质是什么?总理是谁?
(3)后来这个纲领阐发为三大主义。是哪三大主义?其核心是什么?三民主义的作用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材料二见下图

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指民主)“赛先生”(指科学),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两先生才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
(1)材料一中“我办了一辈子的事”是指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朝较为开明的官员发起的什么运动?
(2)根据材料二所示信息,戊戌变法失败后,在就义前大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是谁?其中的“贼”指谁?出现“无力回天”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思考,陈独秀等进步的知识分子高举“德先生”和“赛先生”两面大旗,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列举该运动中两位代表人物的名字。

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请回答。
(1)这个奋斗目标是哪一年确立的?
(2)通过这一奋斗目标的是哪次会议?
(3)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什么?
(4)这次会议召开的地点有什么变化?
(5)这次会议确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6)在这次会议上产生的党的领导机构叫什么?谁当选为这个机构的书记?
(7)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有哪些人?
(8)这次会议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