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读图,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是谁的作品?该作品体现了什么思想?
(2)图二中人物的主要思想观点是什么?请举出两例受启蒙思想影响的革命运动。
(3)上述图片反映的思想文化运动,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有何共同的历史作用?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鸦片战争一声炮响,改变了古老中国的历史命运,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把中国推向灾难深渊。面对苦难的中国,先贤们不懈斗争、上下求索,经历了从“师夷长技”到“实业救国”、变法维新的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必须彻底埋葬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接着,请来德、赛两位先生,挥动科学、民主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
——《岳麓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1)政治文明历程》
请回答:(7分)
(1)先贤们为“师夷长技”发起了什么运动?提出了“实业救国”口号的状元实业家是准?
(2) “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建立于哪一年?
(3)材料中提到的“请来德、赛两位先生,挥动科学、民主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是指哪一历史事件?德、赛两位先生分别指什么?(3分)
(4)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近代化探索充满了艰辛。回首这一历程,你有何认识?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特点。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皇帝之下,有由三公九卿组成的中央政府(自此形成的三公九卿制度,对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中央机构的设置,有着重要的影响)。三公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互不相属,互相牵制。
(1)材料一中的“皇帝”是谁?“三公”除丞相外还有哪两“公”?
材料二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要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权柄,学士鲜所参决。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那一朝代官制的变化?“帝方自操权柄”是什么意思?
材料三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下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偏房”外景
(3)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请你对该机构的设立作简要评价。
世界历史上,国家之间的结盟,不同利益集团间的较量,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历史发展的进程,影响着世界格局的演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界初欧洲的两大军事集团示意图
材料二 1942年1月,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决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
材料三
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较量(漫画)
材料四
请回答
(1)材料一图片中代表的军事集团名称分别是什么?两大军事集团的较量引发了什么世界性战争?这场战争结束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
(2)材料二中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二、材料三反映了美苏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4)据材料四的图片信息,“未来政治格局”呈现什么趋势?
(5)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指出影响国家间结盟与对抗的根本原因。
近代以来,俄、日、美等国都曾面临不同的社会问题。通过改革,这些国家的社会问题都不同程序上得到解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兹依照本法令……所指导的办法,将用以束缚定居在地主领地上的农民和家务农奴的农奴制度永远废除。
——《废除农奴法令摘录》
材料二 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1870年,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应当把商品交换提到首要地位,把它作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杠杆。……同时,实行商品交换可以刺激农民扩大播种面积和改进农业。
——《关于新经济政策问题的决议草案》
材料四我相信,当此危急存亡之秋,你们一定能够对领导再次给予那种支持。
——《罗斯福就职演说(节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法令”是由哪位沙皇颁布的?依据材料概括该法令的核心内容。
(2)材料二反映了日本哪一次改革的成果?这些成果与改革的哪一项内容有关?
(3)材料三中的“新经济政策”是由谁领导实施的?材料认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哪一历史事件引发了材料四中的“危急存亡”?为了挽救“危急”,罗斯福颁布了哪一法律加强对工业的调整?该法律体现了罗斯福新政怎样的特点?
(5)综上所述,这些改革有何共同的积极作用?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思想解放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在历史上,从中国到世界,从古代到近现代,一批又一批的思想家站在时代的前沿,提出了先进的思想理论,吹响了时代的号角。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垄断在贵族手中的文化教育逐步扩展。有些人创立学说,广招学生,大办私学,在思想、学术上形成了一个繁荣局面。
材料二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材料四 史学家布克哈特在评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时说“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神学纱幕最先在意大利烟消云散了。”
材料五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次革命中失去的只有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创立学说,广收学生,大办私学”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是谁?
(2)为实现大一统,汉武帝在思想上采纳了董仲舒的什么主张?
(3)图一中的两位人物领导了哪次运动?
(4)以图二杂志为宣传阵地的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5)材料四中的“思想文化运动”是指14—16世纪欧洲的哪场运动?这场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6)该文件的发表标志着哪一思想的诞生?在这一思想的引领下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什么?哪一次革命运动第一次将此理想变成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