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2年,美国的国民收入从1929年的874亿美元下降到417亿美元,工业生产1932年比1929年下降46%,财政金融一片混乱,银行存款下降,货币供应量锐减,全国6000家银行倒闭,13万家工商业公司破产。失业工人成几何级数上升,达到1500万,工人工资降低40%。1932年农业收入仅等于1929年的1/2,几百个小农场被迫拍卖,破产的农民大批流入城市。
材料二:

材料三: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它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
——刘瑜《罗斯福新政的另一面》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出现的主要背景。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NEW DEAL”的中心措施及其特点。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在“政治上的成功”的主要表现,并分析新政与美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取得的胜利之间的关系。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可以用来改善和巩固自己的经济,也可以用来提高个人的消费,用来交换工业品、手工业品和袖口。允许在地方经济 流通范围内实行交换。
——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的决议(1921年)
材料二:美国在1933公布的《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了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规定工人具有集体谈判的权利,规定了资本家必须接受的最高工作时数和应付工资额。
材料三:……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又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南方谈话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与材料一、二相关的两个经济政策分别是什么?(4分)
材料一经济政策:
材料二经济政策:
(2)请你结合材料一、二的的内容,论证材料三邓小平说“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资本主义也有计划”这两句话。(4分)
答:

(3)通过以上三则材料,你获得怎样的感悟?三十七年前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人大胆借鉴别国的建设经验做出了什么重大的决策?
感悟:
重大的决策:

丝绸之路沟通了中西方,有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这是一本书的封面

(1) 图中书名为什么把张骞被称为“凿空使者”?你认为这本书内容会与哪一条丝路有关?
原因: 。(2分)
丝路名称: 。(2分)
材料二: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开元寺、老君岩、清真寺、圣墓、草庵寺等中世纪世界几大宗教寺院,博得“世界宗教博物馆”的美称。又有九日山摩崖祈风石刻等见证着宋元时期泉州与外国商人友好往来的遗址。
——节选自《泉州历史》
(2)网上有人认为泉州不能作为“海丝”的起点,请你结合材料和所学,发一个贴子说说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证据?
证据:

(3)据材料一、二,简要概括两条丝绸之路共同的历史作用。
共同作用: (2分)

2015年3月2日英国威廉王子在北京出席了“首届中英文化交流年”的开幕仪式,3月12日英国向中方正式申请加入亚投行,英国成为第一个寻求加入亚投行的主要西方国家。请你参与探究以下问题。

【崛起的英国】
材料一: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摘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在英国发生的“和平的变革”是指什么?请用事实说明它“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曾经的伤痛】
材料二:林则徐禁烟的消息传到英国,英国上下大为震动。1839年英国女王决定对中国发动一场“贸易战争”……一纸战败条约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社会。
-----摘自《中国近代史史料专辑》
(2)为什么说“一纸战败条约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社会”?材料一中“和平的变革”与材料二中“贸易战争”之间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耻辱的洗雪】
材料三: “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
-----邓小平
(3)从材料二“一纸战败条约”到材料三“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4)就开展好“中英文化交流年”活动推动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提出你的合理建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摘自“一战”中一位战地记者的日记
(1)材料一记述的是“一战”中被称为“绞肉机”的_____________。
材料二:在那个最漫长一天的末尾,盟军在这个海滩获胜,这一小块欧洲土地再次获得解放,“希特勒之墙”被打开了一个缺口,使美国巴顿将军率领的军队涌入法国。
——摘自2014年6月奥巴马在法国北部二战阵亡美国军人墓地的讲话
(2)材料二中“盟军在这个海滩获胜”是指哪一场战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战役的结果对“二战”形势的影响。
材料三:不会忘记在南京大屠杀和其他惨案中为中国难民提供帮助的外国朋友,不会忘记同中国军队并肩作战、冒险开辟驼峰航线的美国飞虎队,不会忘记不远万里前来中国救死扶伤的白求恩、柯棣华医生等外国医护人员,不会忘记真实报道和宣传中国抗战业绩的外国记者,不会忘记在中国战场上英勇献身的苏军烈士!
——摘自习近平在抗战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3)材料三中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国际因素是什么?中国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伏尔泰战胜了敌人。他孤军奋战,打了响当当的一仗。这是一场伟大的战争,是思想反对物质的战争,理智反对偏见的战争,正义反对非正义的战争,被压迫者反对压迫者的战争,是仁慈的战争,温柔的战争。
——摘自雨果《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1)伏尔泰战胜的“敌人”是什么?谈谈“响当当的一仗”对法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2)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的是哪一场思想革命?唤醒国家及人民的“更基本的东西”是什么?
(3)“响当当的一仗”和“中国的文艺复兴”有何共同之处?并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