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日益进步;同时,经济社会结构的多元化也导致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2014年5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在当代中国,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应该坚守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经过反复征求意见,综合各方面认识,我们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我国汽车产销连续六年蝉联世界第一。汽车产业的发展,对其他相关产业具有强大的联动效应,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是国家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柱产业,同时汽车的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利于出游……
然而,汽车产业的发展和汽车的普及,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如能源消耗剧增、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堵加剧……与此同时,人们的交通文明素养也没有与时俱进。为此,一些地方出台相关政策加强管理,如限制大排量汽车的购买、对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通过汽车牌照竞拍等方式限制汽车上牌、通过单双号限制汽车出行、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同时,许多城市实行“礼让斑马线”活动,提倡安全文明出行,开展交通安全主题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媒体开展深度宣传报道,在全社会营造人人谴责交通违法行为、人人践行文明交通的浓厚氛围,提高人们的交通文明素养,确保大家安全文明出行。
(1)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分析说明“人们的交通文明素养没有与时俱进”的原因。
(2)有人认为,面对蓬勃发展的汽车市场,我国一些地方出台限制性措施,既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又会影响我国汽车业的进一步发展。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反驳这一观点。
(3)从政治与文化的角度,为人们提升交通文明素养各提两条建议。

【改编】2015年2月1日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安排部署2015年及今后一段时期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事项和重点工作。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一带一路”战略合作中,经贸合作是基石。遵循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中国与沿线各国在交通基础设施、贸易与投资、能源合作、区域一体化、人民币国际化等领域,迎来共创共享的新时代。
“一带一路”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谈合作,是国家的战略性决策,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
连云港地处陆桥经济带、亚太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的“十”字节点位置,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节点,在国家区域经济布局和新一轮对外开放战略中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
结合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对“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网络热议不断,人们对此都寄予了厚望。但也有人提出,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是“剃头挑子一头热”。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进行评析。
(2)“一带一路”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阐述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文化发展的意义。
(3)结合实际,请你为处于“‘十’字节点位置”和“交汇节点”的连云港发展把脉,提出自己的可行性对策,并给出相应的哲学理论依据。(至少两条)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医疗改革是世界性难题。2010年,美国奥巴马总统的医疗改革法案在国会获得通过。但由于公共卫生属于各州的“保留权”,有过半的州对医改法案发起挑战,认为奥巴马的医改法案是对州主权史无前例的侵犯。2012年6月,美最高法院裁决奥巴马医改法案要求各州扩大医保补助范围的规定侵犯了各州权力。奥巴马表示,如果各州能够实现原定医改目标,各州可以在2014年起单独制定医改法案,并放弃执行联邦政府的计划。
2008年底,我国成立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统筹组织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地从本地实际出发,切实抓好组织落实、创新试点工作。到2013年底,我国已构建起世界上最大的全民基本医保网,为世界难题的解决提供了“中国方案”。这离不开我国政府强大的组织优势。
阅读材料,请运用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国家结构形式的知识,分析中美两国医改境遇相差甚远的原因。
(2)我国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构划分职权的原则是什么?这一原则在我国深化医疗改革过程中是如何体现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节日送礼,送到交通大拥堵。也算是一件奇闻。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举的一个例子,让人颇有感触。他说去年在北京开会,正赶上中秋节的前一天,是送礼高峰,他当时从东城到西城,堵在路上一个半小时。他坐在车里面就想到了一句话:“我们节日的内涵被偷换了。”
材料二:王岐山说,“党员干部要带头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全社会共同努力,做民风转变的参与者、实践者”。其中的关键,还是拿出务实行动,给公权戴上紧箍咒,遏止“公款送礼”等腐败,给净化民风提供标杆。
材料三:今年以来的传统节日越来越有传统味道。人们越来越追求老祖宗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那种古老的庆祝方式,越来越重视这几个节日蕴涵的价值观,越来越重视追求回归传统的心灵诠释。
(1)请简述“找回被偷换的节日内涵”的文化意义。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矛盾的观点说明怎样才能“找回被偷换的节日内涵”。

2014年,党和国家总揽全局、科学统筹,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某校高三年级政治学习小组以“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为题开展探究活动并搜集到以下材料,请你参与。
材料一新常态新亮点

注:2014年国民经济增长预期定在7.5%,万元GDP能耗目标下降3.9%以上.
(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党和国家为实现新常态下的发展是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
材料二:新常态新阶段
科学认识新常态。经济进入新常态,是客观经济规律作用的体现。辩证看待新常态,新常态面临多种挑战,更蕴含多种机遇,机遇大于挑战.积极适应新常态,一是冷静理性,顺势而为,二是开拓创新,尽力而为。要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将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以改革开路,简政放权,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把该给的政策给足,激发企业和社会活力。
(2)分析材料二中蕴含的唯物辩证法方法论道理;并根据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阐述政府如何适应新常态新阶段?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