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 |
B.一个氯原子的质量为35.5 |
C.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易失电子 |
D.氯离子Cl- 核外有17个电子 |
关于化学反应A+B=C+D,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生成物C和D分别是盐和水,则反应物一定是酸和碱
B.若C是单质、D为化合物,则A和B中一定有一种是单质,一种是化合物
C.若A和C是单质,B和D是化合物,则该反应类型属置换反应
D.若A、B各取10g混合,使其充分反应,则C、D质量的总和一定等于20g
下列物质不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是()
A.紫色石蕊溶液 | B.氯化钠溶液 | C.铁粉 | D.pH试纸 |
某同学的实验报告中,有以下实验数据,其中不合理的是()
A.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值为3.5 |
B.用体温计测得体温为37.5℃ |
C.用10ml量筒量取5.6ml稀盐酸 |
D.用托盘天平称得12.8g食盐 |
我省盛产茶叶,“雪青”“清润名茶”等绿茶享誉省内外.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
B.1个单宁酸分子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 |
C.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数比38:26:23 |
D.1个单宁酸分子中含26个氢分子 |
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解了10g的甲 |
B.将t2℃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溶剂的量不变),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
C.t2℃时,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
D.分别将t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至t1℃,一定都有晶体析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