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硫酸是常见的酸,也是常用的化工原料.由于浓度不同,浓硫酸与稀硫酸在性质上存在较大差异,如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吸水性和强腐蚀性等.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浓硫酸的某些特性做了如下一些实验.请结合有关实验,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浓硫酸在滤纸上写字,过后观察,字迹显黑色,这主要是由于浓硫酸具有________性,使纸中的纤维素炭化的缘故;在洗气瓶中盛放浓硫酸,除去氢气或氧气中的水分,是利用其________性.
(2)探究浓硫酸的吸水性.兴趣小组把98%的硫酸10mL和63.3%的硫酸(用10mL 98%的硫酸与10mL水配成)约20mL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大表面皿中,称量、观察、记录、分析.根据室温环境下实验的数据绘成的曲线如下图:

①  释浓硫酸时,应将________缓缓地注入盛有________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
②由下图曲线你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有哪些?(写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探究浓硫酸能否使铁钝化(钝化指在表面形成氧化膜保护层,使内层金属不再发生变化).
可选用的实验药品有:相同铁片若干、浓硫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等.实验仪器任选.
①兴趣小组已经完成下表实验Ⅰ和Ⅱ,请你帮他们将实验报告补充完整.

方案
实验
假设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与结论

能发生钝化
取一铁片先插入浓硫酸中,一段时间后取出,再插入硫酸铜溶液中
无明显变化,假设成立

能发生钝化
取两片相同的铁片,一片放入浓硫酸中,一段时间后取出,与另一片同时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________,假设成立

你认为方案Ⅱ与方案I相比,方案Ⅱ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你选用提供的药品再设计一个实验,简述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某同学将一铁片插入盛有98%的浓硫酸的试管中,无明显变化,再给试管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变色并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此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6分)认识燃烧,科学地利用燃烧,使燃烧为人类服务是十分重要的。
为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两种物质
的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能与空气中
的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
[设计实验]小组同学设计了下图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收集证据]实验中获得了如下实验事实:
①A试管内的白磷燃烧;②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B试管内的红磷不燃烧。
[得出结论]结论1:依据上述实验事实(选填序号)可知:可燃物
燃烧需与氧气接触。
结论2:依据上述实验事实①③可知:可燃物燃烧需满足的条件是
[拓展延伸]若将A试管上带玻璃管的橡皮塞换成实心橡皮塞,在实验中可能会发生的问题是:;若去除A试管上带玻璃管的橡皮塞,在实验中又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是:
[知识运用]我国的成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面是一些与燃烧有关的成语的文学解释,请根据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解释以下成语的化学含义。
煽风点火:比喻煽动别人闹事。
釜底抽薪:抽去锅底下的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某工厂现有含少量铁屑的铜屑废料。某校九(5)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从中回收铜,他依据“绿色化学”的思想设计了两种方案:
方案Ⅰ(物理方法):将磁铁接触铁屑和铜屑混合物,铜和铁分别得到回收……
方案Ⅱ (化学方法): 过程如下:

①操作A的名称是,完成该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
②B可能为 ___________;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确定给铁屑和铜屑加入的B已经过量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
④该方案体现绿色化学的思想有:铜得到了回收,

某活动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传统腌制松花蛋的主要配料是氧化钙、纯碱和食盐。小组同学将这三种物质混合后加入适量的水搅拌、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认为:可能是NaCl、Na2C03、Ca(OH)2
乙同学认为:可能是NaCl、NaOH、Na2C03
丙同学认为:可能是NaCl、NaOH、Ca(OH)2
丁同学认为:可能是NaCl、NaOH
【交流与评价】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______同学的猜想不合理。理由一是_________________;理由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与探究】乙同学取原滤液向其中倾倒一定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于是得出该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NaOH、Na2C03的结论,证实了自己的猜想。
丙同学取原滤液向其中加入Na2C03溶液无现象,据此否定了自己的猜想;他又
重新取原滤液,向其中加入CaCl2溶液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得出了和乙同学相同的结论。
丁同学为了验证上述结论也取原滤液向其中滴加了少量稀盐酸,却发现无气泡产生。
【解释与结论】大家经过分析找出了丁同学所用试剂与乙同学相同,却没有看到气泡的原因。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上述四位同学的共同努力,大家终于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得出了正确结论。


小明、小华和小林三位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在实验室制取O2和CO2,并对它们的有关性质进行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同学用KMnO4固体制取O2,应选用上图中的 装置(填编号),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当O2收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方法是
(2)小华同学用浓HCl与大理石在C装置中反应,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观察到烧杯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不合理是 (填序号)。
a.产生的CO2直接使石蕊试液变红
b.产生的CO2与H2O反应生成H2CO3,使石蕊试液变红
c.挥发出的氯化氢溶于水,使石蕊试液变红
(3)小林同学用A装置制取了一瓶无色无味纯净的气体,他制取的气体可能是
试用最简便的方法验证他所制取的气体

双休日后,小丽带着快乐的心情返回学校。当她来到实验室时,意外地发现实验桌上有瓶敞口放置已久的NaOH溶液,由此,激发了她的探究欲望。
《提出问题》这瓶NaOH溶液一定变质了,其变质程度如何呢?
《提出猜想》小丽的猜想:NaOH溶液部分变质
你的新猜想:   
《实验探究》小丽设计如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请根据表中内容填写小丽实验时的现象:
假设你的猜想正确,并按小丽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则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实验反思》下列物质①BaCl2溶液、②Ca(NO3)2溶液、③Ca(OH) 2溶液、④Ba(OH)2
溶液,能替代小丽实验中CaCl2溶液的是   (填序号)。
《拓展应用》小丽想测定这瓶变质的NaOH溶液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现取20g待测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CaCl2溶液,产生沉淀质量与所加CaCl2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B点处所得溶液中溶质有  
(2)求待测溶液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