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老师给大家变了一个魔术——使“水”变色的杯子.操作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
老师揭秘:“空”杯子底部事先涂抹了某种无色液体,无色的“水”是事先用两种无色溶液混合而成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空”杯内涂抹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溶液.
(2)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________.
(3)最终溶液为无色,能否说明该溶液一定呈中性?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
在下列空格中写出有关的化学符号或表示的意义(5分)
化学符号 |
4N |
3H2O |
|||
表示意义 |
正一价的氢元素 |
两个氧分子 |
氟元素 |
在下列空格中填写相应的物质名称或化学式(6分)
物质名称 |
氢气 |
氢氧化钙 |
氖气 |
|||
化学式 |
CuO |
MgCl2 |
FeSO4 |
根据下表所给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有关内容(其中“元素类别”指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或稀有气体元素)
原子结构示意图 |
元素符号 |
质子数 |
电子层数 |
最外层电子数 |
元素类别 |
如右图所示,在小烧杯A中装入30ml蒸馏水,再滴入3滴酚酞,在小烧杯B中装入300ml浓氨水,用一大烧杯把A、B两个烧杯罩在一起,过一段时间看到的现象是 ,该实验说明 。
一些同学对上述结论有不同看法,主要有以下两种猜测:
第一种:B烧杯中的蒸馏水使酚酞试液变红
第二种:B烧杯中的浓氨水挥发出氨气,扩散到A烧杯中的溶液中使酚酞试液变红。
①你认为 猜测正确。
②为证明这两种猜测,现设计如下实验:(请完成下空)
实验内容、方法 |
现象 |
结论 |
用洁净的水烧杯取30ml水,滴入2-3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
不变色 |
水 使酚酞变色(填“能”或“不能”,下同) |
取一张滤纸,滴上酚酞试液,待晾干后,放在装有浓氨水的试剂瓶上方 |
酚酞不变色 |
氨气 使酚酞变色 |
将少量氨气通入含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中 |
溶液变 色 |
氨气溶解水中形成的氨水能使酚酞变色 |
A、B、C三种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1)当A、B为原子时,X= ;Y= ;
(2)C表示的粒子符号是 ,该元素与B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由 (填“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