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右图所示,在小烧杯A中装入30ml蒸馏水,再滴入3滴酚酞,在小烧杯B中装入300ml浓氨水,用一大烧杯把A、B两个烧杯罩在一起,过一段时间看到的现象是 ,该实验说明 。
一些同学对上述结论有不同看法,主要有以下两种猜测:
第一种:B烧杯中的蒸馏水使酚酞试液变红
第二种:B烧杯中的浓氨水挥发出氨气,扩散到A烧杯中的溶液中使酚酞试液变红。
①你认为 猜测正确。
②为证明这两种猜测,现设计如下实验:(请完成下空)
实验内容、方法 |
现象 |
结论 |
用洁净的水烧杯取30ml水,滴入2-3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
不变色 |
水 使酚酞变色(填“能”或“不能”,下同) |
取一张滤纸,滴上酚酞试液,待晾干后,放在装有浓氨水的试剂瓶上方 |
酚酞不变色 |
氨气 使酚酞变色 |
将少量氨气通入含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中 |
溶液变 色 |
氨气溶解水中形成的氨水能使酚酞变色 |
硫酸钠是制造纸浆、染料稀释剂、医药品等的重要原料。某硫酸品粗品中含有少量CaCl和Mg Cl
,实验室进行提纯的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用NaOH和Na
CO
除杂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NaOH和Na
CO
如果添加过量了,可加入适量溶液除去。
“后续处理”的主要操作是蒸发,为了获得纯净的硫酸钠,应蒸发至(填序号)。
A.完全蒸干时停止加热
B.快干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C.有大量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过滤弃去剩余的少量溶液已知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40℃时,100g蒸馏水中溶解 g硫酸钠达到饱和。将该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到90℃,观察到的现象是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主要议题是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上海世博会也大力提倡“低碳”生活理念。现代生产、生活所消耗的巨额能量,主要来自煤、石油、天然气等的燃烧,由于这些化石燃料的组成中均含有元素,因此燃烧时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汽车的燃料主要是汽油,汽油的成分复杂,本题用
代表。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公共汽车和出租车的耗油量(均以汽油为燃料)和载客量如下表:
乘公共汽车行驶一百公里,人均排放二氧化碳 kg。乘出租车行驶相同距离,人均排放二氧化碳是乘公共汽车的倍。
在金属活动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CuSO
溶液中,量存在的离子是
将铝丝浸入CuSO
溶液中,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结合现象分析,溶液中减少的离子是,增加的离子是。
除硫酸铜溶液外,将铝丝浸入(任举一例)溶液中,也能产生相同的实验现象。
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你还能得到蜡烛的物理性质有。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分别是、、,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上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处(填字母)的火柴梗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烧杯内壁出现,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结论:蜡烛燃烧的生成物是。
(4)通过对蜡烛燃烧的观察,你认为蜡烛燃烧发生的变化类型是
在空格内简要说明下列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错误操作 |
不良后果 |
滴管取液后平放或倒置 |
|
倾倒细口瓶中的液体时,标签没向着手心 |
|
加热后的试管直接刷洗 |
|
实验室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 |
|
用试管刷洗涤试管时,用力过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