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化肥KNO3样品在运输存放过程中可能混进了NH4Cl、(NH42SO4,K2CO3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现按如图所示进行检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A是______。(写化学式)
(2)实验步骤③的现象可以说明混进的物质是___            ___
(3)实验证明,溶液E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写化学式)___         ___
(4)实验过程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___
(5)实验步骤④的现象______(填“能”“不能”之一)证明(NH42SO4一定混进了化肥中.请说明判断的理由:___                                                      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实验室中用一氧化碳还原纯净的 F e 2 O 3 粉末.

反应后装置中玻璃管内固体粉末由红色全部变为黑色.小明同学认为该黑色固体全部是铁,但小军同学提出了质疑,于是同学们提出查阅资料,寻求真理.
【查阅资料】
①一氧化碳还原 F e 2 O 3 的固体产物的成分与反应温度、时间 有关,产物可能是 F e 3 O 4 F e O F e ②几种物质的性质

物质
性质
F e F e 2 O 3
F e O F e 3 O 4
颜色
黑色
红色
黑色
黑色
能否被磁铁吸引

不能
不能

③已知反应: F e 3 O 4 + 8 H C l = F e C l 2 + 2 F e C l 3 + 4 H 2 O F e C l 3 溶液呈棕黄色

【实验探究】
(1)该小组同学将反应后的黑色固体研细后,用磁铁吸引,发现黑色粉末全部能被吸引,则该黑色粉末中不可能含有 F e 2 O 3 (填化学式)
(2)黑色固体粉末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Ⅰ:全部为 F e

猜想Ⅱ:全部为 F e 3 O 4
猜想Ⅲ:(填化学式)
将黑色粉末加入到足量的稀盐酸中,全部溶解,观察现象:
①有无色气体产生,证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填化学式)
②溶液呈棕黄色
由上述实验现象,得出上述猜想正确
【评价与反思】
装置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若撤出装置中点燃的酒精灯可能造成的后果

"五一"节后,小红返回了学校,当她来到实验室时,意外地发现实验桌上有一瓶敞口放置的 N a O H 溶液,由此便激发了她的探究欲望。
【提出问题】这瓶 N a O H 溶液一定变质了,其变质的程度如何呢?
【猜想与假设】小红的猜想: N a O H 溶液部分变质。
你的不同猜想:
【收集资料】小红知道, N a O H 敞口放置会变质的原因是 N a O H 与空气中的 C O 2 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探究】小红设计如下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请根据表中内容填写小红实验时的现象。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第一步:取少量 N a O H 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 C a C l 2 溶液
N a O H 溶液
部分变质
第二步:向上述试管中再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假设你的猜想正确,并按小红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则你观察到的现象是③;④
【实验反思】保存 N a O H 溶液的方法是

由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无明显现象,对此同学们展开了探究,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能否发生反应?
【查阅资料】常温下,氢氧化钠、碳酸钠在乙醇中的溶解性如下.

溶剂
乙醇
溶质
氢氧化钠
碳酸钠
溶解性
易溶
难溶

【方案设计】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
(1)溶液配制.甲溶液:将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加入到一定体积的乙醇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其成为饱和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量取一定体积的乙醇要用到的仪器是,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乙溶液:将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加入到一定体积的75%的乙醇溶液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其成为不饱和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判断甲、乙溶液形成的现象是
(2)进行实验,按图所示装置加入药品后进行实验. 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 装置的作用是 C 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实验结论】
(3)由此小明得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思交流】
(4)小刚同学认为小明的实验还足以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还应补充的实验是
(5)若将图 C 中甲溶液换成乙溶液进行实验, C 中可能无明显现象发生,原因可能是

通过化学实验,可以体验探究的过程,也可以从事实中得出结论或规律.分别设计简单的实验,完成下表内容,达到实验目的.

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燃烧条件之一:需要可燃物
(2)
稀盐酸呈酸性
(3)
化学反应中不通过燃烧也可获得热量

实验探究:
(1)为了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某同学将实验中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导入 A , B 装置(如图1),回答下列问题:

①装置 A 中的现象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 装置中的现象是,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蜡烛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
(2)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离不开金属材料:
①铁锅是有益于人类健康的理想炊具,但也很容易生锈,写出预防你家铁锅生锈的一种具体做法
②小明做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铁片和镁片的形状和大小相同),请回答:
小明根据"甲中产生气泡比乙快"得出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完全反应后,过滤,把滤液都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加入过量的锌,待充分反应后再过滤,得到的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得到的溶液的质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与锌反应前溶液的质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