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完成文后问题。
(一)3月15日《新京报》报道,药品、医疗、酒、医疗器械等广告里,不应出现儿童形象,食品广告不应怂恿儿童过量食用。14日,中国广告协会向社会发出倡议书,呼吁清理规范广告中不利于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现象,并透露正在组织制定有关儿童广告的自律规则,有望年内出台。
(二)电视广告中低俗暴力的画面和声音符号,对儿童造成的伤害虽然不如现实中的伤害来得直接,但影响往往是更为深层次,更为持久长远。倘若我们多一些对儿童健康成长的责任,那么,我们就应该采取更严格的措施净化电视广告,尽力消除所有电视广告中符号暴力对儿童的伤害,而不是仅仅靠呼吁来制止。 (2009年3月16日 《齐鲁晚报》) 用一句话来概括以上材料的主要内容。
你对以上现象有何好的建议?请分条阐述。
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读名著,对对子”。现在邀请你参加这个项目的活动。请你根据上联,完成下联。(4分)
[参考人物]孔明、悟空、武松、黛玉……
上联:废寝忘食香菱苦学诗(注:香菱,《红楼梦》中人物)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词句是清代文学家俞樾临终前撰写的自挽联的组成部分,每联的开头已给出,请将它们整合为上下两联,填写在每联后的横线上。(要写出文字,不得填写序号)(3分)
(1)辛辛苦苦(2)数半生三十多年事(3)浩浩荡荡(4)放怀一笑(5)是亦足矣(6)著二百五十余卷书(7)吾其归乎(8)流播四方
上联:生无补于时死无关乎数, ;
下联: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
据统计,我国上网的未成年人已达到1500万。其中,一些孩子沉迷于网络,学习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班里举行一次主题为“不要沉迷网络”的班会,请你拟写一句警醒或劝诫那些沉迷于网络的同龄人的话,至少用一种修辞。(4分)
仿照例句,运用比喻手法,另写一组句子。(可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句意须前后关联,字数不一定与原句相同。)
例句:一棵树,是一艘大地的船。大地的船,为春风升起绿帆。
仿句: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高考前,她割肾以救身患尿毒症的父亲。受这份孝心的感动,四川省录取领导小组决定给予四川广安市邻水县石永中学考生曹于亚政策性加分20分。这样,加分后的曹于亚就达到了第一志愿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的专业调档线,学校也已欣然同意录取曹于亚为该校2007级新生。
材料二: 2006年11月,曹于亚在福建打工的父亲经确诊身患尿毒症,住进了重庆西南医院,双肾衰竭需要做肾移植手术。由于一时没有合适的肾源,曹于亚主动说服父母及医生,将自己的一个肾移植给了父亲,挽救了父亲的生命。父亲出院后,母亲带着弟弟妹妹出外打工,曹于亚留在家乡,一边照顾父亲,一边积极复习迎考。但由于缺课时间太多,原本成绩比较优秀的曹于亚高考发挥不太理想,成绩仅上了省控艺术类专科线。2007年7月18日,广安市招委向省招考委提交专题报告,建议以“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迹者”的名义给予曹于亚奖励,获得同意。
⑴概括以上两则材料所报导的最主要的且互为关联的两个信息。
答:
⑵针对材料提供的信息,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分析。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