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治水必躬亲》和《东坡先生墓志铭》(节选),完成小题。
(一)治水必躬亲
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二)东坡先生墓志铭
(东坡)自密徙徐,是岁,河决曹村,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公曰:“富民若出,民心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公履屦杖策,亲入武卫营,呼其卒长,谓之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宜为我尽力!”卒长呼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效命之秋也。”执梃入火伍中,率其徒短衣徒跣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堤成,水至堤下,害不及城,民心乃安。然雨日夜不止,河势益暴,城不沉者三板。公庐于城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而守,卒完城以闻。
①密:密州。 ②徐:徐州。③屦(jù):粗布鞋。 ④潦:积水。 ⑤侪(chai):辈、类。 ⑥跣(xiǎn):赤脚。 ⑦锸(chā):锹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的相同的一项是( )

A.流有缓急 事急矣
B.自密徙徐使自招募
C.率其徒短衣徒跣持畚锸以出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D.如好逸而恶劳者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非咨询不穷其致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谁与守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忠介、苏东坡治水都做到了“躬亲”,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他们各自的表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重耳)及楚,楚子飨①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②?”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报我?”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注释】①飨:用酒食款待。②不谷:古时君王的自称。
解释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1)(重耳)楚 ( ) (2)楚子飨( )
(3)若君之灵()(4)其君三舍()
翻译句子。
曰:“虽然,何以报我?”
从上述故事,你可以获得为人处世的启示是什么?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大楚兴,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已失期 / 宁信,无自信也
B.楚人之/ 应故乡水
C.今亦死/或以为
D.吴广皆当行/又间令吴广之所旁丛祠中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扶苏数谏故/诚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B.项燕楚将/天下唱
C.陈胜、吴广谋曰/当立者公子扶苏
D.楚人怜/二世杀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等死,死国可乎?
选段划线处细致描写了戍卒们的反应,这些反应说明了什么?(2分)

古诗文阅读
阅读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昔者,虢①君骄恣自伐②,谄谀亲贵③,谏臣诘逐,政治踳乱④,国人不服。晋师伐之,虢人不守。虢君出走,至于泽中,曰:”吾渴而欲饮。”其御⑤乃进清酒。曰:“吾饥而欲食。”御进腶脯粱糗⑥。虢君喜曰:“何给也?”御曰:“储之久矣。”曰:“何故储之?”对曰:“为君出亡而道饥渴也。”君曰:“知寡人亡邪?”对曰:“知之。”曰:“知之何以不谏?”对曰:“君好谄谀而恶至言⑦,臣愿谏,恐先说(shuì)虢亡。”虢君作色而怒。御谢曰:“臣之言过也。”有间,君曰:“吾之亡者诚何也?”其御曰:“君弗知耶?君之所以亡者,以大贤也。”虢君曰:“贤人之所以存也;亡,何也?”对曰:“天下之君皆不肖,夫疾吾君之独贤也,故亡。”虢君喜,据式而叹曰:“嗟乎!贤固若是苦耶?”遂徒行,而于山中居。饥倦,枕御膝而卧,御以块⑧自易,逊⑨行而去君,遂饿死,为禽兽食。
(节选自贾谊《虢君好谀》)
【注】①虢(guó):春秋时期的诸侯国。②自伐:刚愎自用。③谄谀亲贵:信用阿谀逢迎、溜须拍马的小人。④踳(chuǎn)乱:杂乱。⑤御:车夫。⑥腶(duàn)脯粱糗(qiǔ):肉及粮食等食品。⑦至言:忠言。⑧块:大土块。⑨逊:悄悄地溜走。
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2分)
知之何以不谏
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字。
① 以先帝遗德 ()②引喻失()
③知寡人邪()④君子独贤也,亡()
下面各项句中划线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①恢弘志士气②何故储之
B.①塞忠谏之路也②御块自易
C.①至泽中②每自比管仲、乐毅
D.①禽兽食②舌一吐而二虫尽所吞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嗟乎!贤固若是苦耶?
甲文中,诸葛亮向刘禅提出的“______”建议,乙文中,虢君之死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董遇“三余”读书
(董)遇字季直,性质讷①而好学。兴平中②,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采稆③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遇言:“当以‘三余’。”
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注释]①质讷:朴实敦厚②汉献帝兴平年间③采稆:入山打柴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3分)
①采稆
《老子》作训注
问“三余”之意。
翻译句子。(2分)
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
你怎样理解“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遇)而云:“必当先读书百遍”。(2分)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上,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自董卓来 ( )
(2)于是与亮情好密。()
(3)天子而令诸侯 ( )
下列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于:曹操比袁绍然侍卫之臣不懈内(《出师表》)
B.而:国险民附,贤能为之用戍死者固十六七。(《陈涉世家》)
C.因:高祖之以成帝业安陵君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D.之:犹鱼有水也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诸葛亮认为“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应该采取哪些策略?(结合文意用自己的话概括)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