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7日,在第四届广东省中学物理教师创新实验能力展示交流活动中,一位老师设计了一个“巧妙测出不规则固体密度”的实验.该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g取10N/kg):
①将两个已调好零刻度的弹簧测力计悬挂在铁架台下,将一溢水杯和另一空杯用细线拴在弹簧测力计下,向溢水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使水满过溢水口流入空杯中;
②当水不再流出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G1和G2;
③将一不溶于水的小石块用细线拴住并慢慢放入溢水杯中,此时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另一杯中,当水不再流出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G3和G4;
④根据以上数据,通过计算得出小石块的密度ρ.
(1)上述实验中,他测得G1=0.94N,G2=0.40N.G3和G4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G3=________N,G4=________N.
(2)实验中,小石块排开的水的重量是________N,小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_m3.
(3)小石块的重量是________N.
(4)通过以上数据,他得出小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5)若将小石块换成一个小盐块,其他步骤不变,不考虑弹簧测力计读数的误差,则他测得的盐块的密度ρ盐′与它的真实密度ρ盐相比,ρ盐′________ρ盐(填“>”“=”或“<”).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电路研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右端移动到左端的整个过程中,定值电阻的 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 均为已知量,电源电压不变。
请解答如下问题:
(1)写出电源电压值;
(2)在图乙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滑片整个移动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 关系图象,并标出端点的坐标;
(3)滑片移动过程中,当电压表 示数由 变为 时,电流表示数增加了 ,请你推导出定值电阻的电功率变化量 的数学表达式(用 和 表示)。

小芳发现家中的一串珍珠项链能沉在水底,乐于探索的她想测量这串项链的密度。受到“曹冲称象”故事的启发,她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和足量的水(含取水工具,水的密度为 )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 ;
②将项链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体积 ;
……

请你帮小芳完成实验。要求:
(1)写出步骤②之后的实验步骤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珍珠项链密度的数学表达式(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_____。
热爱劳动的津津,在家学做天津特色菜“贴饽饽熬鱼”时,一个饮料瓶不小心落到了松软的玉米面团上,在面团上留下较深的痕迹。于是他灵机一动,利用玉米面团和装有水的饮料瓶,依次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对如下两个问题进行了探究。
问题一:压力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
问题二:重力势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1)做实验①②③是为了探究_____(选填“问题一”或“问题二”);
(2)利用实验④⑤可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 _____是否有关;
(3)《民法典》中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生活中更要杜绝“高空抛物”这种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高空抛物”危害性大的原因,可通过分析实验⑤⑥得出的结论来解释,请你写出该结论_______________。
如图是用道钉撬撬道钉的情景。道钉撬可视为以 为支点的杠杆,若动力 为 ,动力臂 为 (图中未画出),阻力臂 为 ,不计道钉撬自身重力。
(1)在图中画出动力臂 ;
(2)求道钉对道钉撬的阻力 的大小。

小明同学利用伏安法测电阻。
(1)请你根据小明设计的如图所示电路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的电路连接完整;

(2)小明进行第二次测量时,电表示数如图丙所示,请你将下表补充完整。
|
实验次数 |
电压 |
电流 |
电阻 |
电阻平均值 |
|
1 |
|
|
|
_____ |
|
2 |
_____ |
_____ |
_____ |
|
|
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