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小明自制土密度计并测定盐水的密度.
实验器材:刻度尺、圆柱形竹筷、细铅丝、烧杯、水、待测盐水.
实验步骤:
①在竹筷的一端缠上适量细铅丝,制成土密度计.
②用刻度尺测出竹筷的长度L.
③把土密度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h1(如图所示).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将上面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下列问题:(ρ=1.0g/cm3
(1)竹筷一端缠上铅丝,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密度计是利用________条件工作的.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________(选填“越小”或“越大”).
(3)被测盐水的密度表达式:ρ盐水=________.(不计铅丝体积)
(4)小明计算得出盐水的密度为1.05g/cm3,已知烧杯中盐水的体积为400cm3,盐的密度为2.6g/cm3,则盐水中含盐________g.(盐放入水中溶解后,盐和水的总体积不变)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浮力大小的计算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用细线拴住一端粗、一端细的实心胡萝卜并悬挂起来,静止后胡萝卜的轴线水平,如图所示;在拴线处沿竖直方向将胡萝卜切成A、B两段.

(1)你认为________段重些,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研究类似A、B轻重的问题,某同学在一根有等间距刻度的均匀杠杆两侧挂上每个质量都相等的钩码进行实验.杠杆静止于水平位置的三次实验情景如图所示.

①根据图的实验,可以判断________段萝卜重些.
②根据图的实验,该同学得出结论:
只要满足“阻力×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动力×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就能平衡.
A.这个结论是否正确?
B.用图所示的装置,怎样通过实验来说明该结论是否正确.

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实验前他应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________.
(2)杠杆平衡后,小明在图甲所示的A位置挂上两个钩码,可在B位置挂上________个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3)他改用弹簧测力计在图乙所示的C位置斜向下拉,若每个钩码重1N,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N.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活动中:
(1)调节平衡螺母时,若发现杠杆的左端向下倾斜,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
(2)实验时要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静止,目的是________;
(3)某小组同学用弹簧测力计和钩码做该实验,当他们按照实验要求使杠杆平衡时,在杠杆上某处挂了一个重1N的钩码,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N,钩码应挂在________处(选填“A”“B”“C”或“D”);若弹簧测力计倾斜一些保持拉力不变,则所挂钩码应向________移动才能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

小丽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
(1)当杠杆如图所示时,小丽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选填“左”或“右”)

(2)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小丽在杠杆的A点挂上2个钩码(每个钩码重1N,杠杆上相邻刻线间距离相等),如图所示.要使杠杆恢复水平平衡状态,可以在________点挂上1个钩码;或者使用最大测量值为1N的弹簧测力计在________点沿着竖直向上的方向拉住杠杆.

课堂上,教师将小酒杯装满水,用会员卡片盖严杯口,然后将小酒杯倒置,如图所示,发现会员卡不掉,水不流出.根据这个现象做出了分析:会员卡不掉是因为有大气压,所以空气中存在压强.请你指出这个实验探究过程存在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