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写出下列事件发生时期的清朝皇帝。
(1)鸦片战争
(2)第二次鸦片战争
(3)戊戌变法
(4)辛亥革命

科目 历史   题型 问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俄国二月革命 戊戌变法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科索沃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回答问题。

图一:汉代讲学图图二:京师同文馆

图三:京师大学堂图四:( )图五:北京大学
(1)请在图注中的括号中填写适当的名称。
(2)图一中讲学的内容在我国封建时代的地位如何?以图五为中心进行的什么运动提出的观点与此大相径庭?
(3)按照一定标准选出一幅与其他四幅不同的图片并说出理由。
(4)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合适的标题。

观察以下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孔子图二但丁
(1)图一人物有哪些政治主张?他的政治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分)
(2)图二人物的代表作品是什么?反映了他怎样的思想主张?
(3)思想意识是社会现实的反映。以上两位人物的思想分别反映了怎样的经济发展状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年清朝GDP(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量近1/3,却被4000名英国“东方远征军”攻破虎门,当时英国的GDP只是世界的1/20,1895年大清帝国的GDP比日本高9倍,仍惨败于甲午战争。
——《环球时报》
材料二

材料三 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大台阶,中国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1)近代史上清朝在历次对外战争中惨败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一反映的现状,其历史的转折点与材料二反映的史实有很大关系,结合材料二回答促进这个转变的因素有哪些?
(3)三十年前,我党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国内外有利因素主要有哪些?
(4)材料二和三分别概述了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那些伟大成就?

学以致用,探究问题。
材料一: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和“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
材料二 :文学来源于生活。 鲁迅小说《阿Q正传》里描述了辛亥革命时期一个可怜可悲的中国最底层的百姓形象,他想投靠革命,把自己的辫子绕起来用一根筷子别在头顶,最后却落得被处死的悲惨下场。
(1)根据材料一,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试用所学史实来说明你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鲁迅眼里的辛亥革命成效如何?
(3)请结合以上两则材料评价辛亥革命?你认为应如何评价历史事件?

历史研究的主要途径由下列几个方面组成
设计方案:①确定主题②收集资料③整理资料,分析史料④展示成就,下列是某同学收集到的有关资料。

(1)确定主题,根据资料你分析该同学研究的主题应当是什么?
(2)整理资料,史料分析。上述发明最早的是什么?
(3) 世界文明的交流是古代文明融合发展的主要途径,上述文明成就传入西方的主要通道是什么?举一例论证该文明对西方的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