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学习。
步骤一 走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历史
(1)图一图二是我国原始居民适应自然征服自然的结果,图一图二房屋的名称各叫什么?导致这两种不同房屋结构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步骤二 认识人与自然的和谐事例
(2)远古时期,人类为了生存,改造自然的成功事例是什么?战国时期,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成功典范又是哪一工程?(4分)
(3)战国时期,谁提出了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的主张?
步骤三 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4)有和谐就有不和谐。试举出现实中人与自然不和谐发展的事例两个。
(5)反思古人的做法与主张,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上,作为一名当代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阅读下列有关英国近代政体确立过程的材料:
材料一 随着护国政体的确立,共和制已名存实亡。共和制试验失败的原因在于,这种政权形式如同无国会国王专制一样,都违背了“国王在议会中的历史传统”,二者恰好相对,分别代表两种极端,在素以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极端道路往往是行不通的。再者,从17世纪的时代条件看,资本主义发展还不充分,资产阶级正处于形成过程中,在政治、思想上都极不成熟,共和制成功的条件并不具备。
材料二 妥协换来暂时的政治稳定。复辟初年,议会与王权的关系较为和谐,在一系列重大政策上都能保持合作。在经济政策上,复辟政府奉行重商主义,支持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这符合议会的要求。在对外政策上,双方都拥护对荷战争……然而,建立在妥协基础上的复辟解决,是不可能根除冲突的,因为它回避了冲突的根源———国家主权所属问题。复辟片面吸取了革命年代的教训,没有从制度上对二者的权力作任何实质性调整。
材料三光荣革命吸取了40年代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的教训,既摈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这通过三个方面的“革命解决”,即王位继承问题的解决、“宪法解决”和“财政解决”,对中央权利结构作了重大而适度的调整。
光荣革命取得了重大成功,它遏止了168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原有的君主制形式继承下来,国王继续保持了许多重要权力,……但他只能在议会广泛限制的范围内行使这种权力,一遇冲突,只要议会采取不妥协和动用财政手段,总能迫使国王屈服,国家主权的重心已无可挽回地从国王一边转移到议会一边。
请回答:
⑴ 材料二中,复辟政府的政策有何特点?原因何在?
⑵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英国的国家政体的确立经过了几个发展阶段?贯穿这一过程的根本性问题是什么?
⑶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君主立宪制在当时英国确立的必然性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瓦特和他发明的机器。
材料二:到1825年英国的生铁已经超过法俄美德四国的产量总和,到1840年英国商船吨位居世界第一;工业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额的47%,商品出口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1%,英国半数以上的工业品销往国外,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材料三:煤的大规模开采的使用,在提供动力以推动工厂的开办和蒸汽机的运转,并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又释放出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其他有害物质.18世纪伦敦上空出现烟雾现象,造成植物枯死。晾晒的衣服变黑,即使白天也需要人工照明,甚至还造成许多居民患病或死亡。
(1)材料一中出现的机器是什么?它把人们带进什么时代?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3)材料三表明英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
(4)结合材料三,你认为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应吸取什么经验教训?(只要选择你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7—19世纪世界历史发生了重大变化,依据所学知识(附表)回答以下问题:
附表:世界大事年表
1640年 |
英国 |
1649年 |
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押上断头台 |
1689年 |
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 |
1776年 |
《》通过,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
1787年 |
美国制定三权分立的宪法 |
1789年 |
法国大革命爆发 |
1792年 |
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 |
1782年 |
第一台蒸汽机问世 |
1840年前后 |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此后,法国、美国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
(1)把上面材料中的空白处补充完整。
(2)17—18世纪欧洲的王权发生了什么变化?
(3)17—19世纪上半期,欧美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是什么?欧美在科技领域发生了什么巨大变化?
①英国大革命后、法国拿破仑、美国1787年,都颁布了什么法律性文件?②这些法律性文件在当时的共同作用是什么?③对此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应加强哪一方面的工作?谈谈你的看法
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上第一个地球仪(1492年)
上图反映的内容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什么条件?
新航路的开辟有什么意义?
材料二
(3)材料二展示的贸易路线被称为什么?请用一句话来形容它。
材料三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开始了持续数百年的殖民掠夺、殖民扩张和殖民侵略。对殖民主义的评价,李明和林红产生了分歧(见下图)。
请你全面、客观地评价殖民主义?
【材料一】 据意大利媒体2011年5月14日报道,考古学家在佛罗伦萨市中心的圣乌苏拉修道院遗址发现了两个墓穴,并断定其中一个墓穴中定有名画《蒙娜丽莎》原型人物丽莎·盖拉尔迪尼的遗骸。
——摘编自2011年5月20日中国日报网站
【材料二】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
——《大国崛起》
【材料三】下面是古代某船队远洋航行的路线图
请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以丽莎·盖拉尔迪尼为原型创作的《蒙娜丽莎》出自哪位画家之手?他的另外一幅代表作是什么?
(2)材料二中所说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哪位航海家下西洋的路线图?
(4)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四大发明”彰显中国古代科技的无穷魅力。请写出“四大发明”中对欧洲新航路开辟起到重要作用的一项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