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请回答:
(1)指出三则材料分别是哪三个条约的内容?各与什么战争有关?
(2)发动材料一所引起的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材料中最能体现这一目的的条款是什么?
(3)写出材料三条约的签订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危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朝在康熙、雍正、乾隆帝时期,经过同外部侵略势力及内部民族分裂势力的一系列重大斗争,建立起一个空前统一和巩固的国家。这就基本奠定了今天中国疆域的规模。
——摘自张传玺主编《中国古代史纲》
材料二当英国军队从波士顿前往康科德搜夺那里的秘密军需库时,战斗开始了。正是在这次战斗中,有人在来克星顿草坪打响了“声闻全世界的枪声”。
——摘自《全球通史》
材料三内战首先使美国原来宪政机制中分裂的主权得到了统一。它为美国大工业化的发展,准备了条件。这个是一个先行,如果说,主权得不到统一,领土不能够得到统一,或者劳动力体制得不到统一的话,后面的大工业化还会推迟,或者不会产生这么大的效果。很多美国历史学者认为,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一道分水岭。联邦政府从此变得强大起来,美国的农业、工业以及整个国家都发生了重要的转变。
——摘自《大国崛起》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康熙、雍正、乾隆帝对中国历史的贡献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清朝同外部侵略势力和内部民族分裂势力作斗争的各一个例子。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战争开始了”是指的什么事件?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这场战争 “声闻全世界的枪声”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归纳美国内战的作用是什么?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美国联邦政府的积极作用。
(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及古今中外历史,你认为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有何借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马嘎尔尼使团以祝寿之名开始访华之旅,向乾隆皇帝提出此行的真实目的:派使臣常驻北京;开放宁波、舟山群岛、天津为贸易港口。乾隆皇帝一口回绝,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摘自《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对外关系卷》
材料二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向世界其他国家蔓延扩散,全球主要金融市场急剧动荡,股指连续多月下滑,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
2008年11月4日,在严重金融危机背景下,黑人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执政百日,奥巴马对内大力推行各项“新政”,包括促使国会通过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7870亿美元经济刺激方案等一系列救市措施。
材料三二战后,日本开始实行九年免费义务教育。1957年,日本提出政府提出《科学技术振兴教育方案》。1958年改革中小学课程。六十年代开始产学研相结合。……
二战后,日本大力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特别是购买技术专利权。……1981年日本政府提出“技术立国”的口号。
1970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042亿美元(仅次于美国),日本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和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均为6%左右。
(1)依据材料一,指出清朝实行了怎样的对外政策?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这一政策。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当前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为什么当前这次金融危机会出现“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向世界其他国家蔓延扩散”的现象?认为奥巴马与罗斯福在应对危机的“新政”最主要相同点是什么?
(3)材料三中提到“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042亿美元(仅次于美国)”,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及自身实际,谈谈你对经济改革有何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摘自七年级上册《历史》教科书
材料二 法国启蒙运动的开拓者伏尔泰不仅很好地继承了本国16世纪人文主义的传统,而且,中国文化和英国文化也使他受益良多。他推崇中国儒家学说,对孔子尊崇有加。他说:“孔子只诉于道德,不宣传神”。……一句话,伏尔泰重视中国文化,完全是为了“为我所用”,借中国文化表达自己的启蒙思想。…伏尔泰还极力推崇英国的政治制度,说“英国是世界上抵抗君主达到节制君主权利的唯一的国家。”
——摘自《重读伏尔泰》
(1)依据材料一,当时“社会急剧变化”主要指什么变化?在争鸣的各学派中,哪一学派的思想在其后中国历史发展中先贬后崇,并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伏尔泰继承的“人文主义的传统”是哪场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依据材料二概括伏尔泰是如何“借中国文化表达自己的启蒙思想”的?结合所学知识,请举例说明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在《独立宣言》中是如何得到体现的?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思想解放运动的认识。
201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70周年,回顾两次世界大战,它既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引起世人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19年6月28日,……根据条约德国交出了1/8的国土、1/4的人口和300万平方公里的全部殖民地,承担1320亿金马克的战争赔款。废除德国义务兵役制,陆军总数不得超过10万人,莱茵河东岸50公里内不得设防。
——《一战实录》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规模空前的战争,他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据估计,死亡人数约为6000万,物资损失超过40000亿美元。
——《世界现代史》
材料三爱因斯坦在二战后期表示:致信罗斯福提议研制核武器,是自己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和遗憾。他甚至懊悔当初从事科研,“早知如此,我宁可当个修表匠。”
——央视《档案》
(1)材料一中所述的条约是在哪一次国际会议中签署的?这次会议是哪一场战争的结果?
(2)材料一涉及的“条约”与材料二讲述的“战争”之间呈现怎样的关系?两次世界大战性质有何不同?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核武器研制成功并应用于实战对于二战进程有什么作用?爱因斯坦懊悔的原因是什么?
(4)通过对两次世界大战的学习,你获得哪些启示?
近年来,国际空难频发,马航MH370事件尤为瞩目,其背后,又是一场暗流涌动的大国政治博弈。
材料一:英国航空调查局:马航坠毁MH370疑为“独狼”恐怖袭击
——京华时报
材料二:随着中国的崛起,美国的世界领袖地位受到中国前所未有的挑战,但马航MH370的失联又使得中国在科技实力方面受到种种的质疑,而这种质疑无疑将对美国的领袖地位再次得到提升。
——中华网
(1)飞机在20世纪成为人们最先进的交通工具,是哪国人率先取得突破?其机械动力来源是什么?
(2)材料一中英国猜测马航MH370失联是由于遭受恐怖袭击,近现代史上哪一次恐怖袭击事件点燃了世界大战的火药桶?
(3) 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领袖地位”确立于何时?此后美国政府确立了怎样的全球战略?该全球战略在军事上的表现是什么?
(4)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世界领袖地位”在经济上遭到那两股力量的挑战?
(5)综合上述材料,一个大国或“新的力量中心”的崛起需要具备哪些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