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后,老师给同学们提出了几个思考题,请你回答:
(1)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凶恶残暴,在中国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请你举2例说明。
(2)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请你进行简单总结。(至少3点,6分)
(3)学习历史和关注现实密不可分。今天,日本国内又出现了军国主义复活的苗头,请你举两例说明。
材料一: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材料二:“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出自中国近代史上哪次运动?
(2)该运动的性质是怎样的?上述材料中的哪句话能体现这一性质?
(3)如何评价这一历史事件?
(4)我们应该学习青年学生的一种什么精神?
阅读下列材料:
现代化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鲜明的主线之一。所谓现代化,主要指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其核心是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l)19世纪60、70年代到20世纪初,从经济现代化的角度看,中国有哪些探索?其在现代化历程中的地位如何?(4)
(2)结合史实分析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贡献。(4)
(3)请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回首近代化历程,你有何感悟?
识读下列《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
请回答:
(1)从什么时候北方少数民族开始迁往中原?举出迁入中原的三个少数民族名称。我国古代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发生什么时候?
(2)什么原因导致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3)人口南迁对江南经济发生有何影响?
(4)想一想,人口迁徙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试比较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异同点。
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五四”传单
请回答:
(1)五四运动爆发于哪一年?
(2)中国的土地“不可以断送”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3)从这段材料中体现出来的五四精神,你认为是什么?(限3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