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锰酸钾溶液常用于物质的定性检验与定量分析。
(1)实验室里欲用KMnO4固体来配制250.00 mL 0.1000 mol•L-1的KMnO4酸性溶液。
①需用的仪器有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 。
②配制过程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 。
③下列操作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偏小的是 (填序号)。
a.加水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b.容量瓶内壁附有水珠而未干燥处理
c.颠倒摇匀后发现凹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补上
(2)用上述酸性KMnO4溶液来测定FeSO4溶液中Fe2+的物质的量浓度。
①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SO4 + KMnO4 + H2SO4 K2SO4 + MnSO4 + Fe2(SO4)3 + H2O
②实验时应测定的数据有:量取FeSO4溶液的体积和 。
X、Y、Z是三种短周期元素,X和Z的质子数之和与Y的质子数相等,Z的电子层数是X的电子层数的2倍。A、B、C、D、E、F是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由上述三种元素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组成,其中A是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D、E是两种酸,D的钠盐是一种致癌物质,F是一种单质,反应③④均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Z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2)A的电子式为 ,组成E的各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 ③ 。
(4)A和E反应生成G,Z2Y是一种麻醉剂,由G在210℃分解生成,该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常温下,G的水溶液的PH=5,则由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为 ,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关系 。
乙基香草醛()是食品添加剂的增香原料。
(1)写出乙基香草醛分子中两种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2)与乙基香草醛互为同分异构体,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且苯环上只有一个侧链(不含R-O-R’及R-O-COOH结构)的有种。
(3)A是上述同分异构体中的一种,可发生以下变化:
已知:i. RCH2OHRCHO;
ii. 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有氢时,此碳原子才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羧基。
①写出A的结构简式:,反应②发生的条件是。
②由A可直接生成D,反应①和②的目的是。
③写出反应方程式:A→B,
C与NaOH水溶液共热:。
④乙基香草醛的另一种同分异构体E()是一种医药中间体。由茴香醛(
)合成E(其他原料自选),涉及的反应类型有(按反应顺序填写)。
第四周期过渡元素Fe、Ti可与C、H、N、O形成多种化合物。
(1)①H、C、N、O四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填字母)
A.因为HCHO为极性分子,水也为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HCHO易溶于水。
B.HCHO和CO2分子中的中心原子均采用sp2杂化
C.C6H6分子中含有6个键和1个大
键,C2H2是非极性分子
D.CO2晶体的熔点、沸点都比二氧化硅晶体的低
(2)Fe原子或离子外围有较多能量相近的空轨道能与一些分子或离子形成配合物。
①与Fe原子或离子形成配合物的分子或离子应具备的结构特征是。
②六氰合亚铁离子[Fe(CN)6]4 -中不存在。
A.共价键 B.非极性键 C.配位键D.σ键 E.π键
写出一种与 CN-互为等电子体的单质分子式。
(3)根据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特征,可将周期表分成五个区域,其中Ti属于区。
(4)一种Al-Fe合金的立体晶胞如下图所示。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①确定该合金的化学式。
②若晶体的密度=ρ g/cm3,则此合金中最近的两个Fe原子之间的距离(用含ρ的代数式表示,不必化简)为cm。
以黄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1)写出燃烧黄铁矿的化学方程式。
当有6mol SO2生成时,转移电子mol。
(2)进入接触室的气体中含标准状态下1120m3SO2气体,达平衡后放出热量为4.728×106kJ,此时SO2转化率为96%。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依据工艺流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填序号字母)。
a.为使黄铁矿充分燃烧,需将其粉碎
b.过量空气能提高SO2的转化率
c.使用催化剂能提高SO2的反应速率和转化率
d.沸腾炉排出的矿渣可供炼铁
e.吸收塔用水作吸收剂
(4)某硫酸厂在进行黄铁矿成分测定时,取0.1000 g样品充分灼烧,生成的SO2气体与足量Fe2(SO4)3溶液完全反应后,再用0.02000 mol·L-1的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2Cr2O7溶液25.00mL。
已知:SO2+2Fe3++2H2O=SO42-+2Fe2++4H+
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则样品中FeS2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
(5)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除了含有N2、O2外,还含有SO2、微量的SO3和酸雾。能用于测定硫酸尾气中SO2含量的是。(填字母)
A.NaOH溶液、酚酞试液 | B.KMnO4溶液、稀H2SO4 |
C.碘水、淀粉溶液 | D.氨水、酚酞 |
纳米级Cu2O由于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而受到关注,下表为制取Cu2O的三种方法:
方法Ⅰ |
用炭粉在高温条件下还原CuO |
方法Ⅱ |
电解法,反应为2Cu + H2O ![]() |
方法Ⅲ |
用肼(N2H4)还原新制Cu(OH)2 |
(1)工业上常用方法Ⅱ和方法Ⅲ制取Cu2O而很少用方法Ⅰ,其原因是。
(2)已知:2Cu(s)+1/2O2(g)=Cu2O(s)△H = -akJ·mol-1
C(s)+1/2O2(g)=CO(g)△H = -bkJ·mol-1
Cu(s)+1/2O2(g)=CuO(s)△H = -ckJ·mol-1
则方法Ⅰ发生的反应:2CuO(s)+C(s)= Cu2O(s)+CO(g);△H =kJ·mol-1。
(3)方法Ⅱ采用离子交换膜控制电解液中OH-的浓度而制备纳米Cu2O,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的阳极反应式为。
(4)方法Ⅲ为加热条件下用液态肼(N2H4)还原新制Cu(OH)2来制备纳米级Cu2O,同时放出N2。该制法的化学方程式为。
(5)在相同的密闭容器中,用以上两种方法制得的Cu2O分别进行催化分解水的实验:△H >0
水蒸气的浓度随时间t变化如下表所示。
序号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
① |
T1 |
0.050 |
0.0492 |
0.0486 |
0.0482 |
0.0480 |
0.0480 |
② |
T1 |
0.050 |
0.0488 |
0.0484 |
0.0480 |
0.0480 |
0.0480 |
③ |
T2 |
0.10 |
0.094 |
0.090 |
0.090 |
0.090 |
0.090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填字母代号)。
A.实验的温度:T2<T1
B.实验①前20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O2)=7×10-5 mol·L-1 min-1
C.实验②比实验①所用的催化剂催化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