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N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8 g O2含有电子数目为4NA |
B.1 L 0.1mol/L的氯化铵溶液中NH4+的数目为0.1NA |
C.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与足量的镁粉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
D.含1mol FeCl3的饱和溶液滴入沸腾蒸馏水中,所得红褐色液体中含胶粒数目为NA |
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33.6升CO2与O2的混合气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 NA |
B.15克甲基正离子(CH3+)含有的电子数为8NA |
C.1molCl2与任何物质充分作用,转移电子数都为2NA |
D.将0.1 mol N2和0.3 mol H2置于密闭容中充分反应,可得0.2NA个NH3分子 |
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保护等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硅胶常用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
B.明矾净水的原理和家用消毒液消毒的原理相同 |
C.工业上燃烧煤时,加入少量石灰石是为了减少CO2的排放 |
D.雾霾的形成与工厂废气的排放有关,与汽车尾气无关 |
常温下,在某200 mL的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中逐量地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设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 Fe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原混合酸中NO3-的物质的量为0.2 mol |
B.原混合酸中H2SO4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 |
C.OA段与BC段反应中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
D.取20mL原混合酸加水稀释至1L后溶液的pH=1 |
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
|
A |
向1mL0.2mol/LNaOH溶液中滴入2滴0.1mol/L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滴加2滴0.1mol/LFeCl3溶液,又生成红褐色沉淀 |
证明在相同条件下,溶解度Mg(OH)2>Fe(OH)3 |
B |
向混有BaCO3沉淀的NaOH溶液中滴入已知浓度的盐酸(用酚酞作指示剂) |
滴定其中NaOH含量 |
C |
两种一元碱溶液X和Y(X的pH比Y大l),分别加水稀释l00倍后,pH相等 |
证明稀释前c(X)=10c(Y) |
D |
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F与HCl溶液的pH,后者较小 |
证明非金属性Cl>F |
一定温度下,将1molA和1molB气体充入2L恒容密闭容器,发生反应A(g)+ B(g)xC(g)+D(s),t1时达到平衡。在t2、t3时刻分别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气体C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方程式中的x=1 |
B.t2时刻改变的条件是使用催化剂 |
C.t3时刻改变的条件是移去少量物质D |
D.t1~t3间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均为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