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前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枢密院’,主弹纠者曰:“御史台”……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若边徼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举刺之事,则有行御史台领监察御史、肃政廉访司以治之。
材料二:从元朝统一中国,西藏地区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之内,经过元、明、清三朝,对西藏地区的管辖逐步完善起来,从先前的独尊帝师间接管辖的初阶段、“多封众建”间接管辖的承前启后阶段,到最终在涉藏大臣总览全藏的直接管辖,实现了封建中央政府对西藏直接治理,使西藏地方同封建中央王朝的关系更加密切,封建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理更加全面和具体。
材料三:小筑暂高枕,忧时旧有盟;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材料四: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1)材料一记载的是元朝的什么制度?材料一中“中书省”是什么机构?管辖什么地方?这一制度影响如何?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掌握的知识,写出清朝对西藏地区管辖的措施。
(3)材料三中的“但愿海波平”和材料四中的“逐荷夷”分别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4)由材料三、四可以看出,与以往相比明清时期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方面出现了什么新情况?这一情况反映了明清时期怎样的社会特征?
如图,下面四幅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1)图2这场运动反映了哪一阶级的要求?揭开该运动序幕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图3这一历史事件有何功绩?
(3)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探究,同学们总结了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的变化示意图,请填充未完成的部分:
图1:图2:变法维新
图3:三民主义图4:
(4)试分析上述四次运动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哪些共同影响。
(5)与西方相比较,中国的近代化道路有什么不同?
实现近代化(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向近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中国和西方各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14世纪~20世纪初,那是一个群星璀璨、风起云涌的时期,“人文主义”、“民主、法制”“大机器生产”等词汇的出现和使用就是最好的证明。请你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构建知识结构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某同学根据14世纪—19世纪上半期西方世界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所做的有关西方近代化历程的示意图,请你帮助他完成未填写的内容并回答问题。
(1)如图,请将下列图表填充完整。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
(2)数字⑤所代表的事件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含1个小题,共14分)如图
请回答:
(1)图一反映了19世纪60年代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由李鸿章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各一例。
(3)写出图一这一事件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的积极作用。
(4)图二是由谁创办的?这一企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是何时?
(5)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有什么特点?
(6)图三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起了什么作用?
(7)请列举两例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成就。
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内容。
(1)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2)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
(3)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4)红军长征途中跳出敌人包围圈的军事行动是——
(5)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的标志——
(6)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
(7)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参加对日作战的会议----
(8)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事件——
(9)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0)社会主义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
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从军卫国,黄海捐躯——
(2)收复新疆,民族英雄——
(3)抗美援朝,身堵枪眼——
(4)两弹元勋,英年早逝——
(5)艰苦创业,“铁人”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