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成真”是每个人的追求。历史人物的探寻,为我们实现梦想提供了宝贵财富。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问答问题。
史料一:梦想要成真,首先梦想须顺应时代潮流。
李鸿章曾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广。”
史料二:梦想要成真,还须高瞻远瞩的智慧。
孙中山提出,“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 故要民族革命……”
史料三:梦想要成真,更须坚韧不拔的毅力。
毛泽东在1930年指出,“朱德毛泽东式……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义地是正确的。”
请回答:
(1)这里的“文武制度”指什么?
(2)为“自强”,李鸿章进行了怎样的实践探索?写出这种探索失败的标志。
(3)这里,孙中山的最终“梦想”是什么?
(4)为此,他在1912年和1924年,分别进行了怎样的政治探索
(5)毛泽东这样论述的实践基础是什么?
(6)1934—1936年,他和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怎样的考验?
(7)毛泽东争取民族独立的“梦想”得以“成真”的标志是什么?
在我们学过的列强强迫清政府签定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至少有6个都含有破坏中国领土完整的条款,请你列举出它们的名称。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在这一探索的过程中,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两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请回答:
(1)这两次会议分别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召开的?
(2)从八大到十一届三中全会20多年间,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经历了怎样的曲折过程?从这一曲折过程中你可以得出哪些认识?
(3)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材料一、在旧西藏,95%以上的藏族人民是世代人身依附于官家、贵族和寺庙的农奴。旧西藏用了几百年的《十三法典》、《十六法典》把人分成三等九级,明文规定属于“下等下级”的铁匠、屠夫、妇女,其“命价”为“草强一根”,并用“挖眼、砍手”等残酷的刑法来维持这种三等九级的封建农奴制度。
材料二、(1)1989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机构里,少数民族官员所占比例人大常委会正、副主任职务 17.27%正、副省长、自治区正、副主席 12.66%
(2)直辖市、地区、自治州一级机构里,省数民族官员所占比例人大常委会正、副主任职14.22%这些比例全都高于少数民族总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的比例。
材料三:1949年,少数民族地区的工农业总值为36.6亿元其农业为31.2亿元,工业为5.4亿元;1990年,少数民族地区的工农业总产值达2272.8亿元,与1949年相比,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增长了22.6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说明旧西藏的政治情况?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党和政府处理少数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党的民族政策的认识?
推进民主和法制的目标,一是制约政府权力,二是保证公民的权利,请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政府的权力曾经是无限膨胀的,清王朝通过什么机构使君主的权力达到顶峰?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哪一法律文件限制国王的权力?据此建立了什么制度?
(3)美国独立战争后又是通过怎样的政治设计制约政府权力的?
(4)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国大革命中颁布的《人权宣言》规定了哪些公民的权利?
(5)民主法制之路不是一帆风顺的,新中国的哪一场动乱严重践踏了公民的权利?
(6)你认为我国应该如何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清初规定:“今后凡有商民船只私自入海,将粮食货物等项与逆贼交易者,不论官民,俱奏闻处斩。……凡沿海地方口子,处处严防,不许片帆入海。”
(1)材料一中郑和下西洋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戚继光的主要贡献是什么?荷兰军队向谁投降?
(3)材料三中体现了清朝统治者怎样的对外政策?试结合材料二分析这一政策出现的原因?
(4)综合上述回答,明清时期的外交政策呈现出怎样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