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一
材料二: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有的一切。”
材料三:图二:位于西班牙的哥伦布纪念碑,上有“光荣属于哥伦布”“向哥伦布致敬”两行大字。图三:2007年10月拉美各地印第安人游行示威,要求将“哥伦布日”改为“土著人民抵抗日”,他们将哥伦布塑像披上塑料外套,要求世界重新评价哥伦布。
(1)图一中哪一条是哥伦布的航线____________(写序号)
(2)依据相关知识回答,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哥伦布做出了什么贡献?材料二表明,哥伦布航海的动机是什么?
(3)材料三表明,在如何评价哥伦布的问题上,欧洲人和美洲印第安人持不同的观点。试依据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谈谈导致不同观点的原因。
简答题(20 分;第一题10分,第二题10分)
(1)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不足分别是什么?
(2)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内容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独秀文存》
请问:⑴此文首先发表在什么刊物上?当时中国文化界兴起了什么运动?
⑵“德”、“赛”两先生实际指什么?此口号是谁最先提出的?
19世纪60年代,在清政府统治阶级内部的“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
请问:⑴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⑵请概括洋务运动的四项主要内容。
“有两个强盗闯入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一场掠夺……在将来交付审判的时候,一个强盗会被叫做法兰西,另一个叫做英吉利。”
请问:⑴文中的“夏宫”是指什么?两个强盗是谁?
⑵这次掠夺发生在哪次战争中?在战争中获益最大的国家是哪个?
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着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四万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毛泽东在《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中写道:“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诗中“黄洋界上炮声隆”,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在此之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哪两次武装起义?
(3)毛泽东在《七律·长征》写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导致诗中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次“远征”中召开的一次转折性会议是什么?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你认为今天应该发扬哪些长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