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材料二:“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直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的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林肯。
材料三:

年份
1950
1955
1965
1975
1982
1985
1994
1999
年增长率
8.7
5.6
6.3
-0.8
-1.9
3.3
3.9
4

 
(1)材料一图中文件的签署标志着哪一个新国家诞生了?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林肯的主张是什么?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
(3)材料中的人物上台时美国国内发生了什么事?他怎么办的?他的政策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美国南北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孟宪实在《百家讲坛》作了“太宗继位”“魏征进谏”“以民为本”等系列讲座。由此可以推断他所讲的主题是《开元盛世》

某中学九年级一班的同学探究世界近现代史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邀请你一起参加。(11 分)
【融合与冲突的时代】
《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到:“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融合与冲突的历史大幕”。
(1)地理大发现是指哪一历史事件?它与下面图一反映的事件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对话与合作的时代】

图二 六方会谈图三 被北约轰炸的利比亚
(2)从图二的参加国反映出当今世界格局呈现什么趋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趋势?
(3)根据图三指出影响当今世界和谐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文明共享的时代】
加拿大人史密斯乘坐从世界最大经济体成员国所产的汽车——奔驰(德国)下班回到家后决定先放松一下。他脱去自己的网球鞋,换上一双轻便拖鞋(巴西制造),然后给自己倒上一杯葡萄酒(法国制造),打开个人电脑(马来西亚制造),上网去查看电子邮件。
(4)成立于1993年的当今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是什么?史密斯的生活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你是怎样认识这种趋势?

探究一解读历史——制度篇
材料一:1649年1月30日下午,伦敦 天气格外阴冷。白金汉宫外广场上,人头攒动。一位衣着华丽的犯人被推上了断头台,掀开了英国历史重要的一页。
材料二:1789年7月14日,巴黎城中枪声四起,愤怒的市民拿起武器同军警展开激战……这一天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成为法国的国庆日。
———摘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通过什么文献成功实现社会转型?(1分)
(2)7月14日是法国的国庆日,请你说出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
(3)以上两个国家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使其把握了发展的先机,请问这种政治体制上的创新指的是什么?
探究二表解历史——经济篇请你将表格的空白处内容填上

国名
人物
经济政策
中心措施
取得的共同成效
“新”在何处
苏俄
列宁

粮食税替代余粮收集制


美国
罗斯福
罗斯福新政

探究三图说历史—— 科技篇

请回答:
(1)请写出A、B两个时代的名称。
(2)“科技改变生活”.请举一例说明?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说明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步骤一:走近历史
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它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19世纪60年代,日本抓住哪一次历史机遇,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中国近代化的标志是那一历史事件的发生?
步骤二:见证历史:旧照片是一种很有历史价值的收藏品.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

中国军队在卢沟桥自卫反击跨时代的 握手乔的笑
图一图二图三
(3)图一、图二反映的事件有何意义?图三见证了新中国外交史上哪一时刻?新中国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 回顾历史,中美关系一波三折。结合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美两国关系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过程?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得以改善的国际背景是什么? (3分)
步骤三:探究历史
(5)你认为怎样才能建立长期、健康和稳定的中美、中日关系?

结合下列图片及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图5图6图7:雅尔塔会议三巨头

图8
⑴图5反映了哪场战争剑拔弩张的气氛?图6反映了哪种反动势力的猖獗?
⑵图7中当时美苏两国之间是何种关系?构成这种关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雅尔塔会议确立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⑶图8中美国采取“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表现分别是什么?东欧剧变的“变”主要是指什么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根据该图说一说世界政治格局朝着什么趋势发展?
⑷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中国能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