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美国已有40多位总统宣誓就职,其中有几位受命于危难之中并力挽狂澜,成为美国历史长河中耀眼的明星。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独立宣言》
材料二 (在叛乱地区)“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民都应在那时(指1863年元旦)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包括陆海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上述人等的自由。”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材料三 “1929年初,美国似乎日趋繁荣”,10月,股票市场的价格跌到了最低点,世界范围的经济萧条随之而来,而且萧条的强烈程度和延续时问的长久都是空前的。”
——《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是谁起草的?材料一表明当时的美国面临着什么危难?谁领导美国人民解决了这一危难?
(2)材料二是哪位总统颁布的文件?这位总统有何贡献?
(3)材料三表明当时的美国面临着什么困难?哪位总统帮美国人民渡过了这一困难?他帮助美国人民渡过这一困难的手段有何“新颖”之处?
(4)美国的崛起给你什么启示?
作为江湖海洋的重要交通工具,船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联。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船的动力经历了从人力、风力向机械力发展的过程。在人力风力时代,我国造船、航海技术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请以史实说明。
(2)明清时期,我国造船业在达到顶峰后迅速下滑。到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时,清军水师还在使用木制帆船,与部分舰船已使用蒸汽动力的英国舰队形成鲜明对比,造成这一巨大差距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为追赶西方“船坚炮利”,自1861年安庆内军械所创办开始,我国进入了一个造船造炮的高峰时期。请举一例当时创办的造船企业。
(4)甲午中日战争中,中日舰船水平相当,但是北洋水师却全军覆灭。战争失败说明什么?
(5)材料中有三处日本与美国涉及舰船的历史事件,简要介绍其中一个历史事件。
(6)依据材料,简要概括我国船舶业发展历程的主要特点。
对外交往是一个国家实力的展示。历史上,中国曾经辉煌,也曾饱经沧桑。当今中国已重回世界,并正在逐步影响着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辉煌】
材料一西域开通后……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
—北师大版《历史》七上
【近代屈辱】
材料二甲午战争中,中国被一个刚刚兴起的岛国打败,彻底暴露了中国外强中干的腐朽本质,各列强胆子也就壮起来了,准备对中国进行一次更大的瓜分。
——顾明义主编《中国近代外交史略》
材料三法国明信片上列强在瓜分中国(漫画)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Ⅰ
【当代复兴】
材料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彻底结束了近百年的屈辱外交,揭开了对外关系的新篇章……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
——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Ⅰ
材料五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似乎可以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
——新加坡《联合早报》(2005年4月)
(1)材料一中,“这条道路”被后人称为什么?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这条道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主要作用?( 2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刚刚兴起的岛国”是哪个国家?并说出材料三中的情形是在哪一条约的刺激下出现的?在这一条约中出现的侵略中国的新方式是什么?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方面有哪些“重大突破”?(举一例即可)
(4)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中国在对外开放中,“让世界进入中国”的一项具体措施,并说出表明“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国际或地区组织。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怎样才能在国际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一带一路”是新时期的重大发展战略,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国内各地也争相融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计10分)
材料一: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中亚四国时首次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10月在访问印度尼西亚时总书记又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设想。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这意味着”一带一路”战略规划正式出台。“一带一路”是世界经济援助及合作领域一个里程碑,它既传承了以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也顺应了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的时代潮流。
~摘编自新华网
材料二:《一带一路线路图》和《一带一路布局图》:
材料三:朱克江指出,盐城在“一带一路”宏大战略构想下,应发挥地处沿海中部、承启南北、贯通东西的地缘优势,加快构筑现代交通,建设亿吨大港,开启连通北京、上海、南京的高铁时代,形成公铁水空港全要素的现代大交通体系,实现“枢纽盐城,物流天下”,形成“东南西北”的全方位开放格局;在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大幅改善全市生态环境,打造沿海经济走廊和旅游走廊,使盐城“最美中国·生态旅游目的地城市”更加凸显生态宜居特质,成为本地人自豪、投资人向往的美丽家园。
~摘编自盐城新闻网
材料四:“一带一路”不能改善中国的国际形象,甚至有所损害。原因就在于,各国传统文化,都不把贷出资金的所有者视作扶危济贫,而是视为趁火打劫的奸商,吸血鬼。即便是美国在二战后马歇尔计划,天时地利,用的还是美国自已印的钞票,…视为“美元霸权”;最受益的日本和德国等,与其说感激美国,不如说是恨恨然…。前车可鉴,则中国一带一路之类想赚得感激,恐怕是作梦。
~某外媒评论
请回答:
⑴依据材料一,指出“古丝绸之路精神”的内涵所在,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带一路”构想实际上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什么总体趋势?
⑵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赵磊教授在《理解“一带一路”需避十个误区》中反映一些片面认识现象。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丝绸之路仅仅包括发展中国家”、“资源、能源合作是唯一主题”等说法,在认识上确有哪些片面性的问题?
⑶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盐城积极应对“一带一路”战略所做出的重大规划和举措。
⑷有外媒将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与二战后美国对西欧“经济渗透”的做法相提并论。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从不同构想的战略目标以及对世界政治经济影响的角度,驳斥这一结论。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政治领域、学术论坛新闻跌宕。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计8分)
材料一:1942年元旦,在美国白宫,罗斯福总统首先在《联合国家宣言》上签字,紧接着,丘吉尔、苏联代表李维诺夫、中国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宋子文依次在宣言上签字。…1945年9月2日9时许,日本投降仪式在东京湾“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中国作为…大战胜利者,与所有同盟国一起,将邪恶势力终结,为人类赢得持久和平…~《大公报》相关报道
材料二:2015年5月9日,俄罗斯举行纪念卫国战争胜利莫斯科红场阅兵。连日来,多国纷纷举行不同形式活动,庆祝这个伟大的胜利。
~摘编自新华网
材料三:2015年3月9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在东京发表演讲时说,德国之所以能在战后重新被国际社会接受,正是由于德国能正视历史。2015年5月8日,在德国东部边境小城莱布斯,德国总统高克向苏联红军墓敬献花圈,悼念二战中牺牲的苏联红军。2015年5月20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日本国会的党首辩论中,拒绝明确承认《波茨坦公告》对日本侵略战争的定性,声称他没有看过这部分内容,“无法做出评论”。近日以来,以美国历史学家亚力克西·杜登为代表的全球456名学者发出公开信,敦促安倍正视历史。
~摘编自环球时报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联合国家宣言》签订的重大影响,并分析“邪恶势力终结”的主要原因。
⑵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红场阅兵和多国纪念活动的警示意义。
⑶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和日本在二战反省态度上的差异,并谈谈日本如何才能与邻国重建互信、进而推动亚太地区的和平?
结构图示法是一种利用图片形式梳理,划分知识要点,条理清晰,一目了然的学习方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计7分)
材料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历程》结构示意图:
材料三:《中国“近代化探索”》和《西方“步入近代”》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
⑴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在传承和发展儒学上的重要贡献。
⑵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近代思想得以解放的系列重大实践。
⑶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论证“思想变革”与“制度变革”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