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战后)协约国同德国及其盟国签订的一系列和约,构成了重建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华盛顿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是“远东及太平洋问题”,其核心是中国问题。……与会国签订了一个关于中国问题的公约,这个公约签订后,美国国务卿体斯掩不住得意之色,说:“对华‘门户开放’终于实现了。”
材料二: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认为自由世界必须制止共产主义的扩张。杜鲁门的这种“遏制政策”,几十年来始终是美国外交的准绳。它使美国扮演了“世界警察”的角色。……世界被分为以美苏为首的两个敌对的集团。
材料三:欧盟已经建立经济联盟,实行单一货币欧元……,在政治上成立欧洲议会、欧洲法院、,颁布欧洲宪法……长期以来,日本总是对自己政治上的“侏儒”形象耿耿于怀。日本认为要实现大国梦,必须发挥“正常国家”的作用,必须大力推动联合国安理会的改革。
——《试论当代国际战略格局多极化发展均势》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国际新秩序”是指什么?指出这个“公约”的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美国对苏联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在军事上表现为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盟的目标是什么?材料中日本实现“大国梦”的途径是什么?
(4)据上述材料,当今世界格局的演变的趋势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危机意识是一个民族不断进取的基本素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社会在十九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三版)下
(1)材料一中的“这种制度”指的是什么?据材料指出沙皇政府改革的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该国工业化的最终实现是通过什么措施完成的?
材料二:日本新领导人……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到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加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
——摘自《全球通史》
(2)据材料二,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不要摘抄原文)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增加了民族力量”的西方文明具体指什么? 这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在解决民族危机方面的重大作用是什么?
材料三:1933年6月16日,罗斯福签署了重要的反危机法案,该法案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规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苗枫林《世界近代史》
(3)材料三中所说的“反危机法案”具体指什么法令? 据材料三概括该法案包括的具体内容。

帝国主义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并划分势力范围,直接控制清政府,操纵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同时控制中国的海关,垄断中国的内外交通和对外贸易,……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他们还以办学校、建教堂、发行报纸、办慈善事业等方式进行文化侵略。这样,帝国主义就从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牢牢控制了中国,成为近代中国灾难和祸害的总根源,也是阻碍中国独立发展的根本原因。
——《中国革命史》何沁、罗正楷主编
请回答:(1)近代中国是部屈辱史,作为一个爱国者,你认识到的清政府的本质是什么?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如何?
(2)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哪几次侵华战争?并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英勇抗击外来侵略的历史,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英名长留史册。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1)林则徐被称为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这是因为他领导了一场什么运动?有何历史意义?
(2)1860年8月,李秀成率领太平军在上海青浦重创了谁指挥的洋枪队?左宗棠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3)材料二中的“公”是指谁? 他是在哪一场战役中壮烈殉国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
——梁启超
材料二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人民网
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
(1)为实现材料一中“大梦唤醒”,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了什么运动?(2分)指出材料二中辛亥革命是什么性质的革命?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救治中国的“黑暗”,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开展了一场什么运动? (2分)其中德、赛两先生分别指什么? (4分)

请认真观察图片,回答相关的问题。(共8分)

(1)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目的?
(2)请说出图中A、B、C、D分别是谁的航海路线?
ABCD
(3)结合图片,为以下活动选择最合适的路线。(把图中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①如果我们想用航海家探险活动证明地圆学说的正确性,应该选择的航线是
②1992年,一支船队为纪念某航海家开辟新航路五百周年,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西印度群岛。应该选择的航线是
(4)开辟新航路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