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有句古话:成事在天,谋事在人。在人类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优秀人物,他们或改变历史,或影响千年,他们在政治军事.思想.科学.文学艺术等领域中创造了无数奇迹。但即使是青史留名,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自有后人评说。请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从林肯.拿破仑.伏尔泰.牛顿.贝多芬等人物中,任选一位进行评价,并说说他们身上体现出的哪些优秀的品质值得你学习。
(要求:题目自拟.有史有论.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字数在300字左右。)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美国南北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识读下图

(1)请写出与唐朝友好交往的三个国家
(2)“唐风洋溢奈良城”反映了唐朝与哪一国家的关系
(3)请写出下边两个人物的名字

识读下图

(1)请写出唐朝后期三个主要少数民族
(2)它们分别是今天什么民族的祖先

阅读下面材料
德国和奥匈为了加强同俄国和法国的对抗,1879年缔结军事同盟条约。1882年,意大利同法国矛盾加剧,参加了这一军事集团,20世纪初,英德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英国协调了它同俄、法之间的关系,先后于1904年和1907年签订了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
回答:
①德国结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②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是什么?他们分别以哪国为主?
③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以后大搞什么活动?带来什么严重后果?

下列材料均引自刘宗绪著《世界近代史》
材料一 垄断组织都以生产集中、个别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为前提而形成的。卡特尔和辛迪加的参加者虽然在生产上还是独立的,但它们都是一些大型企业;托拉斯和康采恩则已是大型企业合并组成的规模极大的企业和企业群。列宁曾将垄断称之为规模极大的技术生产单位,认为它极大的促进了生产的社会化。
材料二 垄断组织在形成过程中,自然免不了兼并。兼并一般都是设备先进、管理有方的企业吃掉和收买效益差的企业,兼并后又以先进的那一套去改掉落后的部分。就是自愿的联合与合并,在结成一体、统一经营后,也要采用先进的方式经营。
材料三 美国人泰罗创立的“劳动科学组织”学说,运用于企业管理,形成了“泰罗制”,使企业效率大大提高。列宁称它是“一系列的最丰富的科学成就”。美国福特公司的创造人亨利·福特则提出了“大规模生产”的管理概念,主张把动力、准确性、经济性、系统性、连续性、高速运转等原则,结合起来运用到生产中去。
材料四 垄断并不排斥竞争,……因此,发展科技,广罗人才,成为重要的竞争手段。从而使科技与生产更直接地结合起来,推动生产力的更大发展。同时,为了解各地和世界的情况,企业派出大量人员收集信息和推销产品,使生产和市场需求配合得更密切,在相当程度上减少了盲目性和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请回答:
(1)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不得摘抄原文)
(2)据材料四,分析垄断组织与第三次科技革命前的私人独家企业相比有什么明显的新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试评述垄断组织。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德意志帝国首相俾斯麦说:“我们位于欧洲东部。我们至少有三条遭到进攻的路线,而法国只有一条东部的国界,俄国只有在西部的边界上有遭到进攻的可能。”“我们所需要的是法国让我们安宁,要防止法国—假如它不愿和我们保持和平的话—找到盟友。只要法国还没有盟友,法国对我们就没有什么危险。”“除法国以外,各国都需要德国,德国应尽力利用它们的彼此关系,不让它们联合起来反对自己。”——迪特尔·拉夫《德意志史》
材料二 1888年即位的新皇帝威廉二世与首相不和,迫使俾斯麦于1890年辞职。他曾说:“我认识到我身负严峻的任务,来拯救王位摆脱首相的巨大阴影……我把他打翻在地。”——迪特尔·拉夫《德意志史》
材料三 俾斯麦下台后,威廉二世表明其对外政策时说:“在我们德意志军旗的保护标志下,我们有理由提出要求:凡是外国人给予一切其他国家的某些权利也同样是德意志商业、德意志商人和德意志船只所要取得的权利。”——《世界近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四 威廉二世的外交大臣比洛说:“当其他国家分割世界时……我们不会消极地躲在一旁。……如果英国人谈大不列颠,法国人谈新法兰西,俄国人侵占亚洲,那么我们也要求建立大德意志。”——《世界近代史参考资料选辑(二)》
回答:
(1)据材料一,俾斯麦对外政策的主要着眼地域在哪里?对外政策的核心是什么?
(2)据材料三、四,德国对外政策有了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种变化?
(3)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四,如何理解材料二的内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