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法国大作家雨果
材料二:“联军占领北京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便继以私人抢劫。”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
(1)a.材料一中的“夏宫”是指什么?
b.它是在哪一次战争中被焚毁的?
(2)材料一中的“两个强盗”是指谁?
(3)材料二所说的现象发生在哪场侵华战争中?
(4)两则材料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阅读下列材料:
“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摘自中美建交公报
请回答:
(1)中美建交是在哪一年?
(2)中美建交对于双方和世界来说有哪些积极作用?
近代以来,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的仁人志士们为实现强国之梦不断汲取先进思想,不断探索民族复兴之路。看图,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图一著作的作者是谁?他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后来哪一派别最先实践了这一主张?
(2)图二是谁的译著?传播了哪些进步观点?
(3)在图三(同盟会的机关刊物)的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十六字革命纲领阐发为什么?以其为指导思想的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4)以图四为主要阵地的思想解放运动高举哪两面大旗?
近代中国经历了从“师夷长技”到变法维新的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制度。于是,人们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接着,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这是普遍的规律。请按照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构建知识结构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某同学根据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绘制的示意图。
(1)请帮该同学分别补充A、B、C、D四个历史事件。
(2)B和C事件分别主张实行什么政治体制?
(3)通过近代仁人志士探索近代化的历程,概括出他们探索近代化历程的特点。
“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
(1)你认为材料中所说的“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
(2)对文中所说的“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有哪些?(请举三例)
(3)“三次灾难性战争”过后,西方列强瓜分中国,在20世纪初又发动了哪次大规模侵略战争?
(4)针对列强的入侵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你有什么感想和看法?
列举被列入863计划的高科技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