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为增强国力,各国都进行了改革和变法,其中最先进变法和收效最大的两个国家分别是( )
A.秦国和赵国 | B.魏国和秦国 |
C.吴国和燕国 | D.齐国和秦国 |
弱国无外交,落后遭欺凌。中外历史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充分说明了这一深刻道理。在《九国公约》中体现“弱国无外交”的内容是( )
A.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 |
B.德国的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
C.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 |
D.遵守在中国“门户开放”和各国机会均等的原则 |
右图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运动中出现的标语口号内容,与之有因果联系的是()
A.巴黎和会 |
B.华盛顿会议 |
C.慕尼黑会议 |
D.雅尔塔会议 |
1921年,日本向参加华盛顿会议的本国代表发出训令,强调中国山东问题属于“不许变更事项”。日本不愿变更的国际条约应是()
A.《凡尔赛和约》 |
B.《九国公约》 |
C.《联合国家宣言》 |
D.《华沙条约》 |
1922年,缔约各国协定:“为使中国之门户开放,或各国商务实业之机会均等之原则更为有效起见,缔约各国,除中国外,协定不得谋取或赞助其本国人民谋取……一般优越权利。”该协定出自()
A.《凡尔赛和约》 |
B.《九国公约》 |
C.《慕尼黑协定》 |
D.《联合国家宣言》 |
1919年的巴黎和会和1921~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这一体系表述正确的是()
A.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和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
B.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和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秩序 |
C.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太平洋地区和东亚、非洲的统治秩序 |
D.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西亚、非洲和欧洲、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