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客轮在从英国到美国的首航中不幸沉没。下面是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的该客轮的背景资料,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
①使用电灯照明
②豪华客舱配置电脑
③采用蒸汽机组作为动力
④用无线电报与外界联系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历史图片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资料,它能够再现历史。下图反映出抗战胜利后人民的愿望是()
| A. |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
| B. | "驱除驱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
| C. |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
| D. | "要求和平、反对内战,要求民主、反对独裁" |
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张謇的"实业救国";从詹天佑的"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到佟麟阁的"国家多难,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这是仁人志士发出的时代最强音。这个时代的特征是( )
| A. |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 B. | 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
| C. | 百年屈辱,民族抗争 | D. | 曲折前进,民族复兴 |
2015年9月3日,全国将放假一天。这个"假日"更多的是一种纪念,抗日战争的胜利,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体现在( )
①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②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③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④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 A. | ①② | B. | ③④ |
| C. | ①②③ | D. | ①②③④ |
抗战老兵张步风在回忆录中写到:"1940年秋天的三个多月时间里,我们在正太铁路附近,到底拔了多少电杆,拆毁了多少铁轨,拔掉了多少据点,现在都已经记不清了……"张老所回忆的历史事件是( )
| A. | 卢沟桥之战 | B. | 平型关大捷 |
| C. | 百团大战 | D. | 台儿庄战役 |
1924年5月,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要从今天起,重新做革命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两年后,该校师生积极投身的"救国救民的事业"是( )
| A. | 五四运动 | B. | 北伐战争 |
| C. | 抗日战争 | D. | 解放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