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鲜血和生命粉碎了日军三月亡华的狂妄构想,为国家争取了90天时间。并且改写了中国军人的形象……对整个国家的存亡而言仍可以是一场胜利。”这一论述评价的是
A.淞沪会战 | B.太原会战 |
C.徐州会战 | D.枣宜会战 |
日内瓦会议前,周恩来总理专门对莫斯科进行了访问,目的是商议和协调中苏双方对日内瓦会议的方针政策。访问中赫鲁晓夫对周恩来说:“中国、朝鲜、越南能一道出席国际会议,这本身就是一件不同寻常的事,就是一种胜利。”对材料中“胜利”的正确理解是
A.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承认协定有效 |
B.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
C.通过了有利于第三世界的《日内瓦协定》 |
D.中国等国家在国际会议上有机会阐明对各项问题的原则和立场 |
2013年1月1日,习近平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讲话时指出:“人民政协······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行职能,积极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积极反映社情民意,为国家各项事业发展作出了新的重大贡献。”这表明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
A.行政管理,服务大众 | B.政治协商,民主监督 |
C.加强团结,实现复兴 | D.学术研究,科学创新 |
在中共“一大”召开之前,陈独秀明确指出:“吾党”应首先帮助资产阶级民主派向封建势力进攻,然后再尽速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在中共“一大”上,也有代表提出了类似的观点。陈独秀的这一认识
A.为中共“一大”上党的纲领的出台奠定了理论基础 |
B.与中共“二大”上提出的革命纲领基本吻合 |
C.说明中共领导人对中国国情缺乏正确的分析 |
D.反映了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纲领在国内得到认同 |
“1853年太平军攻克武昌,杨秀清去拜谒了当地的孔庙,这让高呼‘打倒孔妖’的宗教领袖洪秀全相当尴尬。由此开启了杨秀清所主导的儒家路线与洪秀全所主导的上帝路线之争。”下列各项对上述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杨秀清代表农民阶级的利益 | B.洪秀全代表传教士的利益 |
C.这是世俗权力之争的延伸 | D.农民阶级没有先进理论作指导 |
1939年6月,苏联副外交人民委员罗佐夫斯基曾指出,“眼下中国正在解决世界性的难题:日本是否将成为太平洋和太平洋沿岸的主宰者。人类好几十年的命运将取决于中国和日本斗争的结局。”对罗佐夫斯基的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应该是
A.强调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及作用 |
B.中国是法西斯与反法西斯较量的中心 |
C.日本将成为太平洋和太平洋沿岸的最终主宰者 |
D.人类几十年的命运最终掌握在中国手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