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未称帝时就认为元朝“以宽纵失天下”,“(治国)首在正纲纪。元氏昏乱,纪纲不立,主荒臣专,威福下移,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涣散,遂致天下骚动。今将相大臣,宜以为鉴,协心图治,毋苟且因循,取充位而已。”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打击贪腐,整顿吏治 | B.废除丞相,直辖六部 |
C.设大学士,以备顾问 | D.广开言路,体察民情 |
图3为1949年2月美国报纸上刊登的一幅漫画,日本被描绘成"还没有能力独立行走"的发条玩具男孩形象。该漫画反映了当时
A. |
日本成为美国争霸的工具 |
B. |
日美两国关系趋于正常化 |
C. |
美国社会对日本人的嘲讽 |
D. |
美国对日本的扶植和控制 |
1884年,美国某公司推出一则主题为"给非洲带去文明"的香皂广告。此后近30年间,该公司的广告经常宣称,使用其香皂可以让非洲人皮肤变白,变得文明。同时期,法国和希腊的老牌香皂公司也声称其产品能"让黑人变白"。这主要体现了西方
A. |
推广欧美生活方式 |
B. |
存在着固有的种族偏见 |
C. |
重视争夺非洲市场 |
D. |
旨在推动非洲文明进步 |
19世纪60年代,英语逐渐取代荷兰语,成为日本知识分子使用的主要西方语言。1867年后,日本对词典的编纂渐趋重视,出版了大批高质量的英日、法日、俄日、德日等词典。这表明,日本向西方的学习
A. |
以文化交流为主要途径, |
B. |
以外语学习为重要内容 |
C. |
受到了欧洲列强的牵制 |
D. |
着眼于吸收各国的长处 |
公元8-9世纪,阿拉伯人大规模地将其他文明的古代文献翻译成阿拉伯语。到了14世纪,其中的一些文献已陆续传到欧洲。这为.
A. |
新航路开辟创造了条件 |
B. |
宗教改革奠定了基础 |
C. |
启蒙运动提供了依据 |
D. |
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
据古罗马驶书记载,公元前5世纪,三名罗马使者被派去雅典以熟悉其制度和风俗,并了解其他希腊城邦的法律。他们抄录了"梭伦法",回国后参与制定了"十二铜表法"。这一记载反映了
A. |
希腊各城邦文化的优越 |
B. |
罗马法的包容特征 |
C. |
希腊文化对罗马的影响 |
D. |
十二铜表法的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