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马克思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曾称太平天国为“中华共和国”、“世界上第一个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政权。”1902年,孙中山则说“太平天国一朝为吾国民族大革命之辉煌史……为今13吾党宣传排满好资料。”马克思、孙中山对太平天国的评价

A.符合革命史观,角度相同 B.符合现代化史观,立场相同
C.符合革命史观,角度不同 D.符合文明史观,立场不同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克利斯提尼改革用10个地域部落代替了4个血缘部落。公元前3世纪晚期嬴政在统一全国基础上用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二者的共同之处是( )

A.打击了贵族政治 B.推动了社会转型
C.有利于中央集权 D.建立了官僚政治

张居正担任内阁首辅时制定了一个考成规制:以内阁稽查六科(六科是明初设立的吏、户、礼、兵、刑、工六科,各设给事中,辅助皇帝处理奏章,稽查驳正六部之违误),以六科稽查六部、都察院,六部、都察院稽查巡抚、巡按。这一规制的实施说明此时的内阁( )

A.已经威胁到皇帝权力  B.拥有了一定的行政权
C.真正具有了宰相之实 D.取得了中央的监察权

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下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没能有效地防止封建割据的是( )

A.秦朝实行郡县制 B.汉朝实行郡国并行制
C.北宋设文臣知州 D.明朝实行三司分权

“唐无论社会、经济、选举、交通等,较之西汉,其繁杂程度又何止十倍!旧体制不足以取新社会,政务决策则由丞相一人转为中书门下两省合议,谨慎大政之决策在此行政过程中,宰臣与君主有俱不可得而专擅。”据材料可知,中书门下两省设立的最大意义是有利于( )

A.推翻旧制 B.正确决策
C.削弱皇权 D.分权制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