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美国》中有这样几段描述: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
南北战争后的30年对美国来说,是勇于创新的时代,也是开始腾飞的时代。……美国率先进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到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已跃居世界首位。”
请回答:
(1)美国诞生的标志是什么?独立战争中通过了著名的《独立宣言》,其反映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为什么说 “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
(3)在美国内战中,为了动员广大群众,美国先后颁布了哪两个重要法令?
(4)为什么说”是林肯拯救了美国”?
(5)美国率先进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并充分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实现了经济的腾飞,结合美国历史发展历程,说明美国能够抓住这次工业革命有哪些因素?结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建设,从美国的经济发展成就来看,你有何启示?
二战影响深远,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有了较大发展,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到多国,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在民族民主运动的冲击下全面崩溃,两极格局终结,世界各国或浓或淡,立足国情,纷纷演绎着独一无二的角色。请你探究下列问题:
【格局篇】
材料一
二战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欧洲列强主宰世界的国际格局已不复存在。美苏成为两大强国和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形成了战后两极的国际格局。
(1)二战后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政治篇】
材料二
二战后,国际政治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法西斯主义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欧亚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社会主义力量发展壮大;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空前高涨,帝国主义旧殖民体系土崩瓦解。
(2)2014年8月15日,印度即将迎来独立65周年纪念日。根据所学回答,65年前英国是怎样解决印度独立问题的?
(3)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空前高涨,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在非洲土崩瓦解的标志性事件?
【经济篇】
材料三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4)材料三中的‘引进来’和‘走出去’早在我国唐朝对外交往中就有典型事例,请举一例说明。
(5)材料三反映了当今中国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持积极参与的态度,本世纪初,最能体现中国积极参与的重大举措(事件)是什么?
(6)综合以上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当今世界面临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中国如何应对,请你
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分别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政治思想文化领域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核心内容之一,探究中外政治思想文化发展的进程和重要内容,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思想篇】
图一 但丁图二 伏尔泰图三 马克思
⑴识图后你依次能联想到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政治篇】
图四秦朝政治制度示意图图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权力示意图
⑵根据图四指出秦朝管理地方的制度是什么?根据图五,说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了什么政治体制?
【改革篇】
材料一北魏初年,有个姓拓跋的人穿鲜卑的衣服,说鲜卑话,曾担任“白鹭官”,没有俸禄,但战争中掠夺到的财物可以归己。若干年后,他的后人已改用汉人的“元”姓,担任的官职是太尉,有规定的俸禄可以领取,穿汉人的衣服,说汉话,还与朝中的一个汉人官员结成了亲家。
材料二男士穿西服,女士打洋伞,这是19世纪中期日本上层人士崇尚的行头。
⑶根据材料一说说,出现这些变化是源于哪一历史事件?与“白鹭官”相比,其后人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
⑷材料二现象的出现,源于日本19世纪中期的那一改革?反映了哪一改革措施?
反思历史,反省战争,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具有深远意义。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20世纪以来,世界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
材料一:如图:
较量中的两大军事集团
上述图片表明两大军事集团较量局面的形成。请你写出以德国为核心的军事集团名称。(1分) 。
材料二:
(2)材料二是在构建“战后和平制度”时签订的与中国有关的条约,以上两个条约对于中国问题的处理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材料三:l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共同签署了……,保证将用自己全部的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教材《世界历史》(下册)
(3)请写出材料中签署的历史文献的名称。
材料四:运用数据分析和图表统计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
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情况统计表
参战国(个) |
卷入人口 (亿) |
参战人员 (亿) |
伤亡人员 (亿) |
直接经济损失 (亿美元) |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30多 |
15 |
0.7 |
0.3 |
1805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60多 |
20 |
1.1 |
1.9 |
40000 |
(4)从上表中我们可以分析得出什么结论?(1分)
材料五: “冷战”泛指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即“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包括相互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制度、外交对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发动代理战争等。
——岳麓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
(5)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叙利亚问题,朝鲜半岛局势,中国钓鱼岛问题,乌克兰冲突等现象表明,威胁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人们还需为之进行不懈的努力,人类才能实现和平发展。
材料六:1991年12月,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等11个原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签署了《阿拉木图宣言》,正式宣告结成独立国家联合体。“独联体”只是独立国家间的协调联合组织,不具有国家联盟国家的性质。
(6)材料六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世界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七:2013年4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又公开否认侵略历史,并称参拜靖国神社“理所应当”,明确表示允许内阁成员参拜。安倍与日本右翼政客的言行,引起相关国家强烈反对。中国、韩国、朝鲜等亚洲国家纷纷强烈抨击和严厉谴责。
材料八:至于有人将现在的中日关系与一战前的英德关系相提并论,我想强调的是,2014不是1914,2014更不是1894。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国作榜样。只有认真清算过去,不再出尔反尔,才能走出僵局,开辟未来。——外交部长王毅回答有关“如何走出中日关系僵局”问题时如是说
(7)根据材料分析中日关系走出僵局的前提是什么?(1分)
(8)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我们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分)
上海这颗东方明珠见证了中国近现代百余年的沧桑巨变。下面是反映上海近现代历史的一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时,自以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无须与外国互通有无。”并下令关闭沿海其它口岸,只留广州一个口岸对外通商,并以《防夷规条》限制外国人在华的活动。
(1)材料反映了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其主要表现是什么?
材料二: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2)上海是近代中国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强迫中国开放上海的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
材料三:李鸿章正是在上海战场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的威力后,才从一个传统的中国士人,转变为西方技术的终身信徒。他在寄给老师曾国藩的信函中自信地写道:“炮力所穿,无孔不入……西洋炸炮,战守攻具,天下无敌”。
——摘自《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3)列举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军事工业一例
材料四: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创办于上海黄浦江边。……一场文化启蒙的运动终于在中国展开。1年后,《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
——《复兴之路》(上)
(4)据材料,写出这场“文化启蒙的运动”名称。
材料五:
(5)图1反映的历史事件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6)请写出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具体到年月日)。
(7)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于2013年9月正式挂牌开张。浦东新区的开发得益于党的哪次会议上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美国是当今世界举足轻重的大国。纵观美国历史,美国善于变危机为转机,变机遇为机会,实现跨越发展、持续发展。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请根据下面两张图片,分别说明美国在18世纪中后期、19世纪中期面临怎样的危机?结合所学知谈谈美国在把这两次危机变为转机中,怎样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美国抓住历史机遇,后来居上,实现了快速发展。举例说明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取得的成就?(1例即可)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全世界都面临着法西斯主义的严重威胁。美国从什么事件开始加入到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阵营中来,和中国、俄国等国家一起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