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京师大学堂的日本教师在生物课上解剖了一只羊,西太后闻后大为震怒,管学大臣张百熙急得入朝叩头自请处分。这则史实反映了
①日本对中国文化入侵
②西太后伪善、愚昧
③在封建专制统治下,教育改革举步艰难
④近代科学进入了校园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胡适口述自传》中说:“那个以鼓吹‘中国文艺复兴’和‘文学革命’为宗旨的《新青年》杂志,就逐渐变成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我们北大之内反而没有个杂志发表文章了。”这段话反映了
A.新文化运动披着传统文化的外衣 | B.新文化运动阵营思想日趋分化 |
C.新文化运动的“文学革命”失败 | D.胡适公开否定新文化运动 |
“在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中,1860年是个很重要的时间点”。以下史实最能支特这一观点的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束 | B.《资政新篇》的颁布 |
C.洋务运动的兴起 | D.“西学东渐”的开始 |
亚里士多德曾说,“人在达到德性的完备时是一切动物中最出色的动物。”下列言论与亚里斯多德思想一致的是
A.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 |
B.志不强者智不迭 |
C.以道观之,物无贵贱 |
D.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
图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变化统计表,表中数据说明,自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
A.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 | B.南北经济交流日趋频繁 |
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 D.州县集市的密度北方超过南方 |
某大臣上书皇帝言:“宰相制国用,从吉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者,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此大臣主张
A.建立一省制提高行政效率 | B.废除宰相制以强化皇权 |
C.实行行政、军事、财政三权分立 | D.加强中央集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