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为了界限权力,确保人们的民主和自由,孟德斯鸠提出了
A.天赋人权说 | B.主权在民说 |
C.社会契约论 | D.三权分立学说 |
据《新全球史》记载,早在12世纪福建就进口稻米,而专门种植荔枝、柑橘及甘蔗高价销往北方,尽管政府要求福建人种植稻米以减少对进口稻米的依赖,却收效甚微。这一现象突出反映当地:( )
A.农业经济结构较合理 | B.农业生产受市场主导 |
C.不适宜种植粮食作物 | D.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
1865年,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在《局外旁观论》中说道:“通经原为致用,而今之士人,书籍非不熟读,诗文非不精通,使之出仕,而于人之应晓之事,问之辄不能答,一旦身居民上,安能剔弊厘奸?”赫德的这段话:()
A.嘲笑清朝官员愚昧无知 |
B.客观的指出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 |
C.干涉中国内政,推行奴化教育 |
D.认为中国必须推行政治改革 |
清代乾隆年间,学者洪亮吉曾言:“然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视六十年以前增十倍焉,视百年百数十年以前不啻增二十倍焉……或者曰高曾之时,隙地未尽辟,闲廛未尽居也,然亦不过增一倍而止矣,或增三倍五倍而至矣……故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由此分析洪亮吉人口论思想的进步性在于:()
A.认识到人口激增会带来社会动乱 |
B.发现了清代人口增长的客观规律 |
C.肯定了人口多是国家富强的前提 |
D.意识到盛世之下隐藏着人口危机 |
湖北江陵凤凰山10号汉墓简牍出土了“中舨共侍约”(即商贩订立的契约),说“某年三月辛卯,合伙做商贩,贩长张伯、石史、秦仲、陈伯等十人在一起合伙共贩。约定一,每人出贩钱二百;约定二,加入贩会的钱要交齐备,不交齐备,就不能同他合伙同贩……”。这张契约一定程度上说明:( )
A.西汉商业贩运活动已经初具形态 |
B.商人贩运活动突破了政府法律法规 |
C.商人诚信经营意识和职业道德建立 |
D.商业资本具备改变社会主流思想的力量 |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时期,丧家命僧道诵经设齐(通“斋”),用酒祭祀作佛事,以为资冥福,出葬用以导行。这种风气政府禁而不止。这主要反映出:( )
A.儒释道三教合流的表现 |
B.北宋统治迷信色彩浓厚 |
C.北宋儒家思想丧失了传统地位 |
D.外来文化渗透到民间各个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