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下列对材料理解有误的是
A.洋布比土布更具竞争优势 | B.通商口岸被卷入世界市场 |
C.中国传统手工业彻底破产 | D.反映了英国对华商品输出 |
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教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
B.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
C.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
D.天主教势力在西欧各国荡然无存 |
薄伽丘《十日谈》中有个《裁判官的故事》。故事描述了一个财主在酒后说了句:“他正在喝的美酒,就连耶稣都可以喝”,结果被宗教裁判所判处火刑。后来他疏通关系,还“献上一大块‘肥膏’,让神父涂在眼上,也好医治修士见钱眼红的毛病。”最后被释放回家。该故事主要意在
A.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
B.倡导人生及时行乐并崇尚理性与科学 |
C.反对教会的禁欲苦行并讽刺教会的腐败 |
D.抨击教会的贪婪和“灵魂获救”的骗局 |
“一种使人乐意的,无政府状态的,花哨的管理形式,在这种制度下不加区别地把一切平等给予一切人,不管他们是不是平等者。”最早为这种体制的存在构建了理论基础的是
A.智者学派 | B.苏格拉底 |
C.亚里士多德 | D.卢梭 |
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 | 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
C.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 | D.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
明末清初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人对君主专制的批判反映出
①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腐朽;②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
③商品经济的发展;④儒学的正统地位从根本上被动摇
A.①②③ | B.①② |
C.①③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