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周恩来率领国民革命军东征棉湖是为统一广东而发动的一次重要战役,揭阳学宫是当时蒋介石、周恩来下榻之处,现今成为学宫的一个重要历史遗迹,这件事发生在
| A.抗战时期 | B.解放战争时期 |
| C.国民大革命时期 | D.国共十年对持时期 |
葛兆光先生指出:“尽管这些对于旧制度的激烈批判……被描绘成‘启蒙思潮’,但这些思想表达的垒部合理性,却建筑在民族命运的激愤和故国哀思的情感上,本身未必是理性的思考和冷静的分视。作者评价的是()
| A.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B.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 |
| C.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 D.维新派的“托古改制” |
侯外庐认为:“李贽以人的物质生活作为道德的基础,把传统的神秘的“道”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从而打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这主要是指李贽的什么思想( )
| A.批判程朱理学 |
| B.“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
| C.“万物皆生于两” |
| D.“存天理,灭人欲” |
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朱熹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第一性的;“气”只是构成宇宙的材料,是第二性的。两者观点的本质区别是( )
| A.“理”与“气”的地位 | B.是否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 |
| C.唯物与唯心 | D.是否能辩证地看问题 |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黄宗羲指出:君主“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以为天下之利尽归于己”。“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故“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反映黄宗羲
| A.痛恨君主专制 | B.反对儒家学说 |
| C.鼓吹君主集权 | D.倡导君主立宪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说:“自朱熹评注的儒家经典成为文职人员考试的根据以后,理学成为直到19世纪末叶以前帝国官方的正统观念。”造成理学成为“19世纪末叶以前帝国官方的正统观念”的原因是( )
| A.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哲理化、思辨化 |
| B.促使学术思想自由发展,有助于中国文明的传承 |
| C.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
| D.提出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