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中国的农民,欧洲使用木制农具时,他们已经用铁犁耕田。而当欧洲也使用铁制农具时,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中国人把一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运用到很高的水平,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
A.自然经济的脆弱性 | B.欧洲经济后来居上 |
C.铁犁技术更新缓慢 | D.小农经济的停滞性 |
中国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你认为罗斯福新政中能充分体现这一精神的措施是
A.整顿金融 | B.以工代赈 | C.调整农业 | D.强化社保 |
英国学者韦尔斯在研究日本发展的历史时这样说:“1866年,它还是一个中世纪的民族……1899年,它已经是一个完全西方化了的民族。”促使日本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即完成了历史的重大跨越的最根本因素是
A.门户开放,受西方国家的影响 |
B.推翻幕府统治,扫除封建障碍 |
C.明治维新,走资本主义的道路 |
D.发动战争,开拓海外殖民市场 |
《德国通史》一书的作者将19世纪最后三十年德国历史的主题命名为“工业化时代”。如果要给这个主题添加一个副标题的话,最合适的是
A.民族统一的完成 |
B.民族国家的现代发展 |
C.夹缝中的德意志民族 |
D.一个民族两个国家 |
历史学家乔·密尔顿写道:“这场战争持续四年其中有些好像拿破仑时代一样的大规模战斗,这是除了中国1853—1864年的太平天国之外,在19世纪发生地最惨烈的战争。”该战争应是
A.克里米亚战争 | B.美国内战 | C.普法战争 | D.第一次世界战争 |
1688年和1831年英国各部门的收入分布情况表(单位:万英镑)
(数据来源:钱乘旦《英国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据上表,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 | B.光荣革命 | C.圈地运动 | D.海外殖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