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24日)这说明当时
A.俄国革命道路符合中国实际 |
B.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宣告失败 |
C.中国尚未找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
D.对中国革命道路认识有分歧 |
观察分析《抗日战争部分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从中能够得出哪一历史结论
年代 |
阵亡人数 |
1937 |
125130 |
1938 |
249213 |
1939 |
169562 |
1940 |
339530 |
1941 |
144951 |
1942 |
87719 |
——自《抗日战争研究》1997年第3期
A.国民党正面战场始终是抗日的主要战场 |
B.国民党军队对抗日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 |
C.国民党是领导抗日战争胜利的中流砥柱 |
D.国共合作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
田汉诗云:“枝干横斜叶半黄,漳州炉焰对斜阳。炼钢何惜相思树,一寸相思一寸钢。”对于这首诗的理解
,正确的是()
A.颂扬新中国一五计划钢铁建设的巨大成就 |
B.反映了大跃进时期违背客观规律对环境的破坏 |
C.反映了人民群众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大跃进运动中 |
D.展现了十年探索时期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 |
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其中“调整”是指:
A.调整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 |
B.调整中共八大提出的经济建设方针 |
C.调整阶级斗争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
D.调整国民经济各个方面的比例关系 |
195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讲话说:“我们……是先生教出来的学生,应当高明些,后来者居上嘛!我看我们的共产主义,可能比苏联提前到来。”为了“后来者居上”毛泽东发动了:
A.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C.开展反右倾斗争 | D.在全国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
罗斯福曾打比喻说:“1933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士在防波堤边上失足落水,他不会游泳。一位朋友跑下防波堤,跳进水里,把他救下来,但丝绸帽子被浪冲走了。老绅士苏醒后,千恩万谢,夸奖他的朋友救了他的命。但是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
A.新政遭到资产阶级的激烈反对 |
B.新政损害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
C.新政牺牲了资产阶级的部分利益 |
D.新政加剧了美国社会的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