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06年至2013年,我国稻谷、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生产成本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1.0%、11.6%、11.6%、13.1%、12.0%,且这一趋势还在延续。目前农民每亩地的净收益只有682元,比上年下降2.4%,很多农民感叹,“辛苦种地一年不如外出打工一月。”
材料二:近年主要农产品国内外价格对比
按照WTO规定,中国政府的农业价格补贴、投资补贴和投入补贴最高可以达到农业产值的8.5%。但我国迄今为止这类补贴为每年2200多亿元,离8.5%的限度至少还有1004亿元(即121亿美元)的支持空间。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我国农业当前存在的哪些问题?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如何解决上述材料中我国农业存在的问题。
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而我国的消费率(居民消费总额占GDP的比重)长期偏低,这既不利于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增长。必须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把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
请运用“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的知识,为提高我国居民消费需求提几点合理化建议。
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制定了“十二五”规划,强化了民生优先的导向,推出了“改善民生十大行动计划”。比如,在就业方面,5年内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把城镇失业率控制在5%以下;在收入分配方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7%以上,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在社会保障方面,进一步扩大城乡养老、医疗保险覆盖面,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3600万套。
根据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的有关知识,谈一谈应如何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共创人民美好幸福生活。
从2014年6月下旬至今,国际油价大幅下跌,11月5日,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下跌至77.19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为82.95美元/桶,欧佩克一揽子原油报收为78.11美元/桶,三价格均较6月最高点跌幅近1/4。造成国际油价持续下跌的原因很多:
一是随着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的不断进 步,水平井、深井、水压裂、地质大数据分析、地下随控技术在常规油气开采中也被大量使用,从而导致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增加,生产成本不断下降。
二是美国推行页岩油气革命,近年,由于页岩气勘探开发相关技术的突破,使美国的页岩气产量快速增长。在美国使用天然气作为动力车船开始快速增加,正在形成不可逆的能结构性转型,使天然气替代石油的压力剧增。
三是国际油价下跌的同时,全球石油日供应量却增长了近91万桶,OPEC 国家与非OPEC国家都在增产, 另外2014年,全球各国经济复苏不如预期,欧盟经济仍深陷欧债危机之后的泥沼之中,中国作为最大的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增速在显著放缓,日本经济刺激政策的效果并不明显,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全球市场石油需求变得疲弱。
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国际油价下降的原因。
2015年春节以来,随着汇率变动、风尚演变,日本、俄罗斯成为了中国人处境旅游的热门地区。根据相关数据,2015年4月赴日本旅游的游客跃升至35.9万人,同比上升近160%;2014年中国超越德国,成为俄罗斯的第一大海外游客来源。
请根据材料试判断人民币的汇率在上升还是下降?并回答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含义及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网络的普及,我国的网络购物用户达到3.02亿。网购火爆不仅刺激消费、扩大内需,而且也使消费者获得物美价廉的商品、经营者获得强劲发展的动力。作为一个正在发展壮大的产业,它不仅直接产生了美术设计、网购服务、仓储、配送等行业,而且还催生了网模、网购推销员等新兴衍生职业。
材料二:中国的储蓄率高达47%,居世界首位。中国储蓄率高,消费率低,在目前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加快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增长,促进消费的可持续性尤为重要。
(1)结合材料一,运用生产与消费关系的知识,分析网络消费增长的经济意义。
(2)根据材料二,你认为国家应如何促进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