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此次工业化是一次民营资本集体崛起的盛宴,它的主角是以赢利为主要动力的新兴企业家,他们投资的产业主要集中于民生领域,以提供消费类商品为主。面大量广的中小企业是最有活力的主流力量。根据国内学者计算,工业增长率在1912年到1920年间达到13.4%。
——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材料二  在中国经济史上,私营企业在1956年的集体消亡是独一无二的事件。在百年现代化历程中,这是第五次,也是最彻底的国进民退。
——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材料三 美国罗斯幅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社会主义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化危机为转机,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摘编自鲍盛刚《中国改革与开放的互动关系》
(1)依据材料一,概述“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2)材料二中所言私营企业“集体消亡”与当时我国实行的什么重大决策有关?其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美两国如何解决“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问题?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雅典的全体公民都要出席“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每月举行2-4次,解决城邦的一切重大事情,……每个公民在公民大会中都有选举权,每个公民都有可能被选为“议事会”成员,每个公民都要轮流参加陪审法庭。
——《顾准文集》
材料二 间接民主乃现在最流行的民主,那便是由老百姓选出代表负责处理国政,这又叫作代议的民主。这种间接的民主现有三种类型,第一是①,以英国为代表;第二是②,以美国为代表;第三是委员制,以瑞士为代表。
——余英时《民主制度与近代文明》
材料三: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中华文明史》第4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
(2)写出材料二中①、②所指代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代议制确立的基本途径或方式。
(3)根据材料三,结合史实说明孙中山如何在政治制度建设上“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4)以上内容,对于推进当今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有何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行省是元代开始设置的一级行政区划。它的确立是我国行政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行省,官员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
——《中学历史教学史料汇编》
材料二美国宪法第四条规定:各州对他州的法令、官方文件和诉讼应有充分的信任和尊重;对他州的公民不得歧视,各州的公民享有平等的特权和豁免权;各州相互有义务引渡逃犯。
美国宪法第六条规定:本宪法和根据本宪法所制定的合众国法律,以及根据合众国的权力已缔结或将缔结的一切条约,皆为全国的最高法律;每个州的法官均应受其约束,即使州的宪法和法律的任何条款与之相抵触。
美国宪法第十条修正案规定: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得由各州或由人民保留。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归纳行省的主要职能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设置行省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美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以上两项制度的共性,对此你有何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材料二 两汉的察举制,大体可分为在先的“贤良”与后起的“孝廉”两大项。“贤良”所举大抵为现任之官,“孝廉”为孝子廉吏之称……
——《国史大纲》
材料三 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事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而举世人才,升降盖寡,徒以冯(凭)籍世资……刘毅云“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者也。
——《宋书·恩幸传》
材料四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其常贡之科,有秀才,有明经,有时法,有书,有算。自京师、郡、县,皆有学焉。
——《通典·选举·历代制下》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先秦时期官吏任用的主要途径是什么?与材料一比较,材料二所反映的选官制度在选拔标准上有何进步性?
(2)材料三反映的又是什么选官制度?有哪些弊端?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反映的选官制度在当时有何积极作用?
(4)上述材料对今天的干部任用、公务员考试有何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之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从这个意义上说,贵族从分封制下的社会政治阶层转化成了郡县制下的社会阶层。成为官僚的贵族便不再具有封地主人和天子臣属的双重身份,而仅仅只有天子臣属的一种身份。
——《文史纵横》2009年第3期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封建子弟之制”指什么?该制度有哪些特征?
(2)针对据材料二中的 “诸侯更相诛伐”现象,秦朝是如何破解这一困局的?
(3)据材料三,指出分封制转型为郡县制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并谈谈你对官僚体制的认识。

鸦片战争使中国国门被打开,中国进入近代史时期,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艰难的探索历程。
材料一 魏源指出:“不善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者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 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皇上乙夜览观,知大圣之改制,审通变之宜民,所以训谕国人,尊崇教主,必在是矣。
——康有为《请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教会以孔子纪年而废淫祀折》(1898年6月)
材料三孔教和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此义愚屡言之。张(勋)、康(有为)亦知之,故其提倡孔教必掊(注:pǒu抨击)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
材料四李大钊指出,俄国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他号召人们向俄国学习。
——《中国近代史》上册
材料五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方的工农群众必须充分具备的一个重要的思想。
——《毛泽东选集》合订本
根据以上材料,从思想角度概述中国近代化的历程。(要求:从阶级派别、核心主张、主要作用和总的趋势特点等方面概括;语句通顺,表达准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