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影响变化的因素除一战外,还包括( )
| 年份 |
1912 |
1913 |
1914 |
1915 |
| 工厂数(家) |
46 |
46 |
12 |
2 |
A.自然经济最终解体B.实业救国开始兴起
C.国货运动的推动D.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冲击
据统计,1912—1916年,北京政府颁布的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八十多项,主要内容有:解除对民间兴办工商业的限制;实行专利制度,奖励植棉、制糖、牧羊;对新办企业予以惠政策,实行保息制度,对民族工业品及其原料减免捐税等等。这表明( )
| A.北洋军阀政府颁布了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措施 |
| B.资本主义发展“短暂春天”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的政策 |
| C.实业救国和民主科学是当时社会发展的两大思想主流 |
| D.南京临时政府高度重视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1872年到1875年间,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幼童赴美国留学,计划用15年完成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业。留美幼童赴美后受到西方文化影响,清朝官员深为不满:“外洋风俗,流弊多端,各学生腹少儒书,德性未坚,尚未究彼技能,实易沾其恶习。”1881年,留美幼童被遣送回国。以上情况表明( )
| A.统治者反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
| B.守旧观念阻碍近代人才的培养 |
| C.新式学堂开始在中国出现 |
| D.西方文化传入动摇了儒家思想地位 |
有学者列表对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进行成本分析。通过表格分析可知( )
| A.近代工业刺激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
| B.近代工业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扩张 |
| C.近代工业创办克服了诸多困难 |
| D.洋务派官僚草率决策影响企业效益 |
“从西至东,从北至南,……机械装置遍及四方,世界获得了一种新的动力,一个时代的风气如新世界的大河汹涌奔腾,不可阻挡”。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运输技术的重大改革 |
| B.瓦特研制了“万能蒸汽机” |
| C.煤炭钢铁的大量生产 |
| D.阿克莱特建立水力纺纱工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