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56年,国务院副总理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观点,即以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计划生产、国家市场三者为主体,而以个体经营、自由生产、自由市场三者为补充。陈云的这一观点

A.是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错误的有效举措
B.是对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经验的全面总结
C.是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理论来源
D.是新中国突破苏联经济建设模式的有益探索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人把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划分为初步探索、制度创新和纵深推进三个阶段,其中1993--2003年被称为制度创新阶段。这里的 “创新”具体是指

A.按劳分配制度的创新 B.科学技术的创新
C.政治制度的创新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创新

李老师研究社会主义建设文献,看到这样两篇文章《东方风来满眼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些文章最可能发表于

A.1978年 B.1985年 C.1992年 D.2001年

据商务部介绍,2011年,我国出口产品共遭受69起贸易调查,涉案总金额约59亿美元。其中17起美国337调查,涉案总金额约7亿美元。此外,不少国家还制定和实施产品环保标准、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等技术性贸易措施及国内税费等措施对我国出口设置壁垒。这说明

A.我国对外贸易遭受严重挫折 B.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非常不利
C.我国面对复杂的外贸形势 D.中国商品缺少国际竞争力

下面是l978--1985年中国进出口贸易额变化图,贸易额不断增加的原因包括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②外交新局面的开创
③经济特区的设立
④城乡经济体制改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沿海、沿边、沿江、沿路的 “四沿战略”。其中“沿江”战略的目标是推动长江流域的全面开放,以贯通东西、辐射南北。为此我国采取的重大措施是

A.开放沿海城市 B.设立经济特区 C.浦东的开发、开放 D.开放长江三角洲地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